分析 (1)根据血糖的定义判断.根据氧化钙和水反应是放热反应判断.根据复合肥的定义判断.根据食盐的性质判断;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解答;
(2)根据教材中学习的知识,碳酸钙灼烧时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遇水会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
解答 解:(1)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与水反应放热可以煮鸡蛋;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复合肥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NH4H2PO4中含有氮和磷两种元素;食物中的糖类,主要是淀粉,在体内酶的催化作用下,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后即称血糖;食盐有咸味,生活中可用作调味品;
(2)①碳酸钙灼烧时可以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分解反应的特点“一变多”,可以知道,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
②氧化钙遇水会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根据化合反应的特点“多变一”可知,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答案为:CaO+H2O=Ca(OH)2
③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氢氧化钙与碳酸钾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故答案为:K2CO3+Ca(OH)2=CaCO3↓+2KOH故答案为:
(1)②⑤③④①④;
(2)①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O+CO2↑;②CaO+H2O=Ca(OH)2 ;③K2CO3+Ca(OH)2=CaCO3↓+2KOH
点评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历年中考的热点,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 | |
B. | 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 |
C. | 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和OH-结合生成了H2O | |
D. |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实质是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O2气体(CO)--通入氧气,点燃 | |
B. | KNO3溶液(K2SO4)--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过滤 | |
C. | CaCO3粉末(Na2CO3)--加水充分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 |
D. | KCl固体(K2CO3)--先加水充分溶解,再加稍过量的稀盐酸,蒸发结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实验步骤 | 有关问题 |
(1)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 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具体操作及气密性良好的判断依据是先把导管进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导管口出现气泡,说明装置不漏气. |
(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使其平铺于试管底部,按上图所示组装实验装置.在接近试管口的地方放置一小团蓬松的棉花团. | ①用药匙或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粉末. ②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酒精灯的高度将盛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③欲调整装置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图中A、B、C哪个旋钮:B旋钮. ④试管口棉花团的作用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随气流进入导气管. |
(3)加热试管,当有连续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气体.连续收集两瓶气体. | ①加热试管的方法是先均匀加热试管,再集中加热试管底部. 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③收集氧气的操作过程是:等集气瓶中的水排完后,一只手扶稳集气瓶,另一只手首先小心地将导管从瓶口移开,然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把集气瓶从水中取出,最后把集气瓶正放在桌子上. |
(4)气体收集完毕后,操作T. | 操作T是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生活常识 | B.安全常识 |
用铁锅烹调食物→防止贫血 儿童生长缺锌元素→导致智力低下 | 家中天然气泄漏→先打开排气扇 海产品防腐→甲醛溶液浸泡 |
C.物质鉴别 | D.环保知识 |
羊毛布料和棉质布料→点燃闻味 加碘食盐和无碘食盐→淀粉溶液 | 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 过度施用农药、化肥→水污染和土壤板结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