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三个烧杯中都盛有40g水(其中A、C烧杯中水温为10℃,B烧杯中水温为30℃,不考虑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分别加入甲、乙(均不含结晶水)两物质各10g,充分搅拌后所得现象如图1所示,试回答:
已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①30℃,甲与乙的溶解度关系甲 乙(填“=”或“>”、“<”);
②若将B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加入物质甲 克;
③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C烧杯中的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④10℃时,上述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填“=”或“>”、“<”,下同).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则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 C;
⑤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两溶液的质量关系:甲 乙.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①据溶解度曲线解答;
②据30℃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解答
③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解答;
④根据分析.
【解答】解:①由溶解度曲线知30℃,甲与乙的溶解度关系甲>乙;
②据30℃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可溶解50g甲,故40g水可溶解20g甲,故若要将B烧杯中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需要加入物质甲10g;
③其它条件不变,将C烧杯中的温度升到50℃时,由于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会有晶体析出,故C烧杯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④据溶解度曲线知1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同,故分别加入甲、乙两物质各10g,充分溶解后A、C烧杯中未溶解的溶质质量关系是相等;若其他条件不变,将温度升高,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升高温度会有晶体析出,故A、C烧杯中的溶液质量分数关系为A大于C;
⑤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饱和溶液,由30℃降温至10℃时,会析出晶体,溶液的质量会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乙的饱和溶液,由30℃降温至10℃时,不会析出晶体,溶液的质量不变,所以30℃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10℃时,两溶液的质量关系:甲<乙.
故答案为:①>;②10;③饱和;④=;>;⑤<.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通过本题可以加强学生对固体溶解度的理解和应用、溶解度曲线的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①煤、 和天然气是三大化石燃料.
②生活中常用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等,这里的氟、钙是指 (填“单质”、“分子”、“原子”或“元素”).
③厨房炒菜时,在客厅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
④书写重要的材料常使用碳素墨水的原因是 .
⑤打开汽水瓶盖,发现有大量的气泡逸出,原因是 ,气体的溶解度减小.
⑥我国新版饮用水标准中要求使用消毒剂一氯胺(NH2Cl),其摩尔质量为 ,0.1mol的NH2Cl中约含氢原子 个(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含氮元素的质量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小红观察在不同酸碱度下紫甘蓝(见右图)汁液所显示的颜色,记录如下.
pH | 1 | 2~3 | 4~6 | 7~9 | 10 | 11 | 12~14 |
颜色 | 深红 | 紫红 | 浅紫 | 蓝 | 绿 | 黄绿 | 黄 |
下列物质中,能使紫甘蓝汁液变黄的是( )
A.水 B.食盐溶液 C.硫酸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28g CO含有3mol原子
B.1mol H2O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CaO的摩尔质量是56g
D.0.5mol 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化学研究的是自然界已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
B.绿色化学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C.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D.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和总体积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该反应使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
C.反应物都属于氧化物
D.反应中原子、分子个数都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