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物 质所含杂质除 去 杂 质 的 方 法
AKClO3少量MnO2加热
BN2气体(O2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Fe(Cu)稀硫酸溶液、过滤
DCO2CO点燃
A.AB.BC.CD.D

分析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 解:A、KClO3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锰,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在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请回答问题:
(1)指出图中比较明显的错误:
①试管口向上倾斜;
②酒精灯火焰没对着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③导管伸入试管过长;
④试管口没有塞棉花.
(2)反应开始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图中收集气体的方法叫排水法,这是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的性质;此外,还可根据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下面是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①加热 ②收集气体 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④装入高锰酸钾 ⑤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正确的顺序为③④⑤①②⑦⑥.(用序号表示)
(5)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在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浓硫酸、稀硫酸.请你分别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来鉴别这两种溶液(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针对此现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HCl
【实验探究】
Ⅰ.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可能的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①用一支试管另取少量原澄清石灰水②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O2
③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所用澄清石灰水中

步骤③中现象为:
石灰水变浑浊,或未变浑浊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H2SO4+Na2CO3=Na2SO4+H2O+CO2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所用澄清石灰水没有变质,或所用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Ⅱ.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中是否含有HCl气体
将气体X通入硝酸银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反应方程式为:HCl+AgNO3=AgCl↓+HNO3
实验结论:气体X中含有HCl气体
【实验反思】
Ⅲ.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组合理的装置A(填序号).

Ⅳ.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AgNO3溶液,其作用是验证HCl气体已经除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春节后,小丽带着快乐的心情返回学校.当她来到实验室时,意外地发现实验桌上有瓶敞口放置已久的NaOH溶液,由此,激发了她的探究欲望.
【提出问题】这瓶NaOH溶液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提出猜想】小丽的猜想:NaOH溶液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NaOH溶液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小丽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实验时的现象
实验步骤现象结论
取少量NaOH溶液样品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然后再滴加酚酞试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酚酞溶液变为红色NaOH溶液部分变质
假设你的猜想正确,并按小丽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则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只产生白色沉淀,酚酞试液不变色.
【实验反思】
(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小丽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③④(填序号).
(2)小丽第二次滴加的试剂除用指示剂外,还可以用硫酸铜溶液 (或氯化铁溶液或氯化铵溶液等)替代.
【拓展应用】应密闭保存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金属在生活和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
(1)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水同时接触.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3)工业上生产电路板及处理废液的工艺流程如下:

Ⅰ.步骤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
Ⅱ.步骤②得到滤渣的成分是Fe和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
(1)人体缺钙(填元素名称)可能会得佝偻病.目前市场上有“补血口服液”、“高钙奶粉”、“加碘食盐”等,这些铁、钙、碘应理解为③(填序号):
①原子      ②分子    ③元素     ④单质.
(2)市售的麦片中含有极微量很细的还原铁粉,食用这样的麦片后,铁在胃里溶解的原因是因为胃液中含有盐酸,而铁可与之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盐而溶解.
(3)小华经常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你觉得小华体内缺少的元素是④(填序号).
①铁    ②硒    ③钙    ④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是(  )
A.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B.t2℃时,30g 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要从混有少量乙物质的甲物质中获得甲,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t1℃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不稳定结构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