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g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答案】D
【解析】解:A、从该物质在水和乙醇中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该物质既能溶于水,也能溶于乙醇,故A正确; B、根据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时,W在水的溶解度是mg,故B正确;
C、由于在t2℃时,物质W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该物质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相等,故C正确;
D、由于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升温时,它的饱和水溶液不会有晶体析出,反而会变成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
故选D.
【考点精析】认真审题,首先需要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1.查找指定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并根据溶解度判断溶解性.2.比较相同温度时(或一定温度范围内)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3.比较和确定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程度,并据此确定物质结晶或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4.确定溶液的状态(饱和与不饱和)).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维生素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简称Vc)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C6H8O6表示Vc这种物质 B.Vc是有机物
C.1个Vc分子中有20个原子 D.Vc分子中C、H、O元素的质量比是3: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做镁条燃烧实验时,先用砂纸打磨镁条,目的是去除金属表面的“锈”
B.玻璃仪器外壁有水,加热前要先擦干再加热,目的是防止仪器炸裂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目的是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D.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防止读数误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造纸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有效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回收农田产生的秸秆作为造纸原料,可以减少焚烧秸秆带来的污染.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C6H1005)n],纤维素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2)造纸会产生大量含NaOH的碱性废水,需经处理呈中性后排放. ①检测废水呈碱性的简单方法是 .
②若某造纸厂废水中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