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分)在师生联谊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一种淡黄色的固体包裹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稍后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同学们为了揭开这个魔术的秘密,进行了如下探究。
【相关信息】①淡黄色固体成分是过氧化钠(Na2O2)。
②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③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
【分析讨论】根据棉花团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说明过氧化钠发生的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提出猜想】同学们发现残留固体呈白色,对该固体成分进行猜想:
猜想Ⅰ:固体成分是Na2CO3, CO2参加反应。
猜想Ⅱ:固体成分是NaOH, H2O参加反应。
猜想Ⅲ:固体成分是            ,CO2和H2O均参加反应。
【实验探究】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用足量且潮湿的CO2气体通入过氧化钠粉末中,充分反应后,取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设计实验对猜想进行验证。
验证Ⅰ: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有同学认为固体成分仅含有Na2CO3
验证Ⅱ:蘸取少量溶液滴到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比较,pH大于7,有同学认为固体是NaOH。请问此结论是否正确?    (填“正确”或“错误”),原因是: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看到白色沉淀产生,写出反应方程式                        ;然后向上层清液中加入          溶液,看到溶液呈红色,验证了猜想Ⅲ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由验证Ⅲ的结果可知,验证Ⅰ的结论错误,因为它不能排除       的存在。
【拓展延伸】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有同学认为可以用过氧化钠做“滴水生火”的魔术,从燃烧的要素考虑,你认为要使魔术成功必须控制            的用量。
【分析讨论】 放热
猜想Ⅲ: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错误   碳酸钠的水溶液也呈碱性,pH也大于7
验证Ⅲ:CaCl2或BaCl2其它答案合理给分CaCl2+Na2CO3=CaCO3↓+2NaCl  酚酞
【实验反思】NaOH
【拓展延伸】水
考点:
分析:本题研究了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性质,通过“吹气生火”的魔术体现了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达到着火点.然后对反应后的生成物进行探究,提出了三个猜想,再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在实验的探究过程中,要注意碳酸钠属于盐类,但是它呈碱性,要验证氢氧化钠存在时,必须排除碳酸钠的干扰.还要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解答:解:【分析讨论】“吹气生火”的魔术,也需要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②可燃物达到着火点.本实验一定是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棉花团达到了着火点.
故答案为:放热
猜想Ⅲ:吹出的气体中既有二氧化碳又有水蒸气,因此可能是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故答案为:Na2CO3和NaOH的混合物
验证Ⅱ:用pH试纸测得的pH大于7,不能确定固体是NaOH,因为Na2CO3和NaOH的水溶液都显碱性,因此错误.故答案为:错误;碳酸钠溶液也显碱性,可能有碳酸钠存在
验证Ⅲ:先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钙溶液,是为了排除碳酸钠溶液的干扰,再滴加酚酞试剂时,溶液显红色,就证明一定有氢氧化钠了.
故答案为:CaCl2;CaCl2+Na2CO3=CaCO3↓+2NaCl;酚酞
【实验反思】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能证明一定有碳酸钠,但是不能证明没有氢氧化钠.故答案为:NaOH
【拓展延伸】水不能太多,因为水能灭火.故答案为:水
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探究题,考查了二氧化碳、水蒸气分别与过氧化钠反应的有关性质和变化的规律,还对反应后是产物进行探究,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既有实验过程的探究,又有结论的探究.首先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然后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拓展.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9分)某学习小组对硫酸进行如下研究:
(1)已知相同温度下,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若对稀硫酸进行如下操作,溶液的pH因化学变化而升高的有            (填字母)。
A.加少量水        B.加少量铁粉     C.加少量氢氧化钾      D.加少量浓硫酸
时间/h
1
1.5
4
8
12
24
48
60
吸水质量/g
硫酸甲
1.6
2.2
5.2
10.3
14.0
20.9
29.2
32.1
硫酸乙
1.2
1.5
3.5
5.9
8.1
12.9
19.5
21.0
(2)向两个烧杯中分别注入硫酸甲(溶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和硫酸乙(硫酸甲与水的按体积比1︰1混和)各10mL,称量并记录不同时间(h)两种硫酸溶液吸水的质量,数据见下表:
①若量取硫酸甲时俯视读数,则所配硫酸乙的溶质质量分数将       (填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②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有关硫酸吸水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
A.硫酸甲和乙都有吸水性  B.只有硫酸甲有吸水性   C.硫酸甲的吸水性较硫酸乙强(3)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稀释后的稀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等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①将上述四种溶液两两混合,判断其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请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一个中和反应                       ;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②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阴离子是否存在,请按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露置在空气中已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进行的相关实验中,实验现象及结论不合理的是(    )
A.取少量溶液样品,滴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B.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稀盐酸,立即有大量气体产生
C.取一定量溶液样品,滴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原样品中不一定含有氢氧化钠
D.向溶液样品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至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可除去样品中的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的探究过程.
[发现问题] 加热铜与浓硫酸的混合物,能生成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和蓝色溶液。
[查阅资料] ① 某些不活泼的金属(如铜)能与一些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发生反应,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铜盐。
② 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知识回顾] 铜、银    (填能或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分析讨论]
(1)对于生成的蓝色溶液,小东认为可能是Cu(NO3)2溶液,小楠认为不可能是Cu(NO3)2溶液,而应该是硫酸铜溶液,小楠的理由是                
(2)写出铜与浓硫酸共热的化学方程式                  
(3)小东根据化学方程式说,该方法适用于以铜为原料大量制取硫酸铜,小田认为不适宜,你能说出小田的一个理由吗       
[提出问题]上述蓝色溶液中有无硫酸剩余?
[讨论交流]
①小坤认为可向蓝色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观察有无沉淀产生,经大家讨论后该方案被否定,你觉得否定该方案的理由是              
②小东同学认为可以直接用石蕊试液来进行检验。小田认为不对,她的理由是          
[反思评价]同学们又发现:将足量的铜和一定量的浓硫酸置于容器中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会逐渐变慢,最后停止,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漂白液是家庭常用的洗涤剂。化学兴趣小组的小明同学在家发现半瓶敞口放置的漂白液,对漂白液的漂白原理和该漂白液是否失效产生了疑问。他将该漂白液带到学校,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小组同学一起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
①漂白液的制取原理:Cl2+2NaOH  = NaClO+NaCl+H2O,其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漂白液的漂白原理:NaClO在空气中发生反应:2NaClO+H2O+CO2  =Na2CO3+2HClO。
生成的HClO能使有色布条(含有机色素)褪色。
③ HClO不稳定,易分解,分解后丧失漂白作用。
④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提出问题1】该漂白液是否失效?
【实验探究1】请将下述实验报告填写完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该漂白液已完全失效
 
【提出问题2】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漂白液的主要成分可能是:
① NaCl ②          ③ NaCl、Na2CO3、NaOH
【实验探究2】
        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该漂白液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猜想①不合理
              
猜想③不合理,②合理

【实验反思】漂白液开瓶后要尽快使用,每次使用后要拧紧瓶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在化学实验室,某小组同学实验时发现一瓶没有密封好的NaOH已经结块。
【提出问题】结块后的固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固体为碳酸钠
猜想二:固体为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固体中有碳酸钠的原因________。
【查阅资料】 Na2CO3溶液pH>7,BaCl2溶液pH=7,Na2CO3+BaCl2=BaCO3↓+2NaCl
【进行实验】从瓶中取出一定量的固体,加入足量水溶解,再将溶液分三等份分别装入A、B、C三支试管,进行如下实验。

同学们根据实验现象,认为结块固体中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三支试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__;B试管中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2)同学们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原因是________。
【实验设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的成分,请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方案________。
【实验反思】
(1)试剂瓶中的固体结块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2)在溶解固体时放出了一定的热量,依据此现象有同学认为该固体中一定有氢氧化钠,为验证该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还应该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5分)下面四个实验都是教材中的化学实验,请回忆并解决有关问题
(1)实验A证明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外焰温度最      (填“高”或“低”) 。
(2)实验B是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瓶中预先加水的目的是:                     。小郑同学对该实验进行药品改进,把水替换为滴有酚酞试液的          溶液,实验时既能更好达到目的,又提高实验现象的趣味性。
(3)实验C是探究酸的化学性质实验,用点滴板代替试管完成实验的好处是            
(4)实验D是蒸馏水的制取,蒸馏过程水的流向是               (填“下入上出”或“上入下出”);高温水蒸气的冷却,从微观角度看是水分子的        减小了。
(5)二氧化氮是一种密度大于空气易溶于水的有毒红棕色气体,用铜片与浓硝酸(HNO3)共微热就可以制得,同时生成硝酸铜和水。现请你回顾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①、补全实验室制取NO2的化学方程式:
Cu + 4HNO3(浓)△ Cu(NO3)2  +2 NO2↑+ □        
②、反应原理决定实验装置的设计。根据①的方程式,要制取一瓶NO2,至少要选择上面实验装置A、B、C、D中的铁架台、                    烧瓶等仪器用于组装实验装 置,收集方法可采用          ,并进行必要的尾气处理。整套实验装置设计组装完毕后必须检查         
③、请你预测制取NO2时的实验现象:(至少答两点)
Ⅰ:                                 ;Ⅱ:                             
④、反应后所得溶液通过            (填操作名称)可以获得硝酸铜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小黎同学为了进一步加深对“碱的化学性质”的理解,特邀你协助完成下列活动与探究:
(1) 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请将实验现象填入下表: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溶液
加紫色石蕊溶液
           
          

(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三氧化硫(SO3)与氢氧化钠反应与上面的反应类似,写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如右图所示,在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     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为止。
这一实验说明:酸与碱作用生成了盐和水,这一反应叫做       反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实验中滴加酚酞的作用是                     。 
(5)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任写两点)?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小明同学发现生锈后的铁钉质量会增加,于是得出“质量守恒定律”也有例外,你认为该同学的推测正确吗?请加以解释。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Al、Fe、Cu、Ag四种金属的活动性,设计了如下方法:
先将粗细相同的铝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稀盐酸溶液中,然后将铜丝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试回答下面问题:
实验发现,短时间内铝丝表面无气泡产生,几分钟后产生大量气泡。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小明同学分析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得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想再补充一个实验,请你和他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达到探究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