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为了提高牛奶的含量,需向牛奶中适当投放三聚氰胺

B. 未开启的地窖、窖井打开后可直接进入

C. 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

D. 小孩经常咬铅笔,会导致铅中毒

C 【解析】 A、三聚氰胺含氮量高,但对人体有害,禁止添加到牛奶中,选项错误;B、未开启的地窖、窖井打开后需要进行灯火实验,观察氧气是否充足,不能直接进入,选项错误;C、加碘食盐的“碘”是指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可预防甲状腺肿大,选项正确;D、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黏土和石墨的混合物,选项错误。故本题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化学九年级上册4.1燃烧与灭火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
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带正电的阳离子;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②洗洁精能洗去油污是因为它能溶解油脂;生石灰遇水反应会放热

③有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酸碱中和后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④碱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显碱性

⑤过滤法可以除去海水中的盐分,以淡化海水;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①②⑤ 【解析】 ①根据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但是质子数不变进行解答;②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生石灰遇水反应会放热进行解答;③根据发热、发光现象的不一定是燃烧;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进行解答;④根据碱溶液呈碱性进行解答;⑤根据过滤能除去难溶性的杂质,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进行解答。 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但是钠原子和钠离子具有不相同的电子数,错误;②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所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章溶解现象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据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t1℃时,M和N的溶解度才相等

B. 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把N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时,有晶体析出

D. N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解析】 试题A、由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1℃、t3℃时,M和N的溶解度相等.故A错误;B、由N的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N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B错误;C、从t2℃降至t1℃时,N的溶解度减小,所以把N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时,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由N的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不难看出,N的溶解度先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后随温度的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组成物质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氮分子(N2)中的氮原子和氨气分子(NH3)中的氮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7,即N2和NH3两种物质都含有________ 元素.

氮 【解析】 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氮分子(N2)中的氮原子和氨气分子(NH3)中的氮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7,说明具有相同的元素﹣﹣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仁爱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3.2组成物质的元素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下列有关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 B.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

C. 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 D.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D 【解析】 A、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故为57,此项正确. B、核电荷数等于原子序数,此项正确. C、在原子中,核外电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此项正确. D、该元素名称为镧,故为金属元素,此项错误.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上册化学 5.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是有关水的两个重要实验.请填空: 

(1)实验I中水发生了 ________(选填“物理”或“化学”,下同)变化,实验Ⅱ中水发生了________变化.

(2)实验I中水从A经B转移到C的过程中,水分子本身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下同)发生变化,水分子间的间隙________变化. 

(3)图为水通电后某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 ”和“ ”表示氢原子和氧原子。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选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

(4)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_______(选填A,B,C,D)

(5)该反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________试管________中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当a中气体的分子数目为n时,b中气体分子数目为________ (提示: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和分子个数成正比)。

(6)电解水实验时水中加氢氧化钠或硫酸钠的目的是  ________ 

(7)用然着的木条检验气体时负极的化学反应表达式________;点燃该气体前要________。

物理 化学没有有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没有改变DH2O H2+O2b0.5n增强水的导电性H2+O2 H2O检验气体纯度 【解析】 (1)实验1是水的蒸发装置,水在蒸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是物理变化,实验2是水的电解装置,水通电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2)实验1是物理变化,在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没有发生变化,而水分子的间隙发生了变化;(3)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上册化学 5.1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认识和遵循自然界中元素循环或物质循环的规律,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循环现象,如:①碳循环②氧循环③水的天然循环,上述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一定不需要原子重新组合就能实现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 D. ①③

C 【解析】 ①碳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子重新组合,②氧循环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需要原子重新组合,③水的天然循环过程中水分子本身不变,故不需要原子的重新组合.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届九年级仁爱版化学上册6.3物质的溶解性的改变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当溶液被水稀释时,如温度不变,则下列诸量保持不变的是( )

A. 溶液的质量 B. 溶剂的质量

C. 溶质的溶解度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 【解析】 A、溶液的质量增加,故A错误; B、溶剂的质量增加,故B错误; C、由于温度不变,因此溶质的溶解度不变;故C正确; D、溶质的质量分数分数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海南省2018届九年级沪教版化学第一章基础强化练习题 题型:单选题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品化学事故,2016年6月2日新编化学危险品泄漏事件处理方案正式公布。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 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B. 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 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

D. 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D 【解析】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故正确; B、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例如汽车排放的尾气,可以通过化学研制出的催化转化器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再排放,故正确; C、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能源,例如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