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元素种类的是中子数
B、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原子不可以再分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考点:元素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解:A、根据元素概念分析;
B、根据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分析;
C、根据原子的构成分析;
D、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
解答:解:A、由元素的定义可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或核内质子数,故说法错误.
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故说法错误;
C、原子可以分解为原子核和电子,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的物质的微粒,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本题要熟练掌握元素的概念、微粒的特性及构成等基础知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甲烷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C、硫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D、CO燃烧产生蓝色火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H2的摩尔质量是2g
B、H2的摩尔质量是2g/mol
C、H2的质量是2g
D、1摩尔H2的质量是2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A、电解水一段时间
B、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
D、实验室利用双氧水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回顾实验室制取O2的实验,我们可知:研究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顺序:
(1)首先研究生成该气体的化学反应原理;
(2)然后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并安装实验仪器,而且一定要检查
 

(3)根据收集气体的
 
 
确定气体的收集方法;
(4)图中是制氧气的两套装置,按要求回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制得氧气后,剩余固体是氯化钾(易溶于水)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的混合物,将它们分离后可回收使用.分离时,先将混合物放在烧杯中,加适量
 
 
;将所得的悬浊液进行
 
,可得到
 
;将滤液进行
 
,可得到
 

②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可选
 
(图A或B),原因
 

③某兴趣小组取120克过氧化氢溶液在3克二氧化锰的作用下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119.8克.试计算:
(A)该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克,物质的量
 
摩尔.
(B)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物质的量.
④硫化氢(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且能溶于水形成氢硫酸.实验室通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H2SO4)混合,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A)实验室制取硫化氢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B)制取硫化氢气体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
 
(图A或B);
(C)收集硫化氢气体可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图1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
 
、b
 

(2)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可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实验结束之后,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的原因是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有如下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 ②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③装药品,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用排水集气法收集 ⑤把导气管撤离水面 ⑥熄灭酒精灯.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①④⑥⑤B.②③①④⑤⑥C.⑤③②①④⑥D.③①②④⑥⑤
(4)如果用装置E收集氧气如何验满?
 

(5)如果用图2装置来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端进入(填“a”或“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一瓶无色的气体,可能是氧气、空气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种,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鉴别.
实 验 操 作实 验 现 象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肥施用不当是引起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我们必须学会科学施肥的方法.某生产碳酸氢铵(NH4HCO3) 化肥的企业,作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大型户外广告.
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广告是否属于虚假广告.
(2)经过质量监督部门检测发现该化肥的含氮量为17.5%,则其中NH4HCO3的质量分数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用语和名称不相符的一组是(  )
A、N2(1个氮分子)
B、2N (2个氮原子)
C、2CO2(2个二氧化碳分子)
D、Al (氯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