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分)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做兴趣实验。分液漏斗及C装置中所盛放的溶液相同,B、C装置中盛放的溶液足量,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白色固体粉末。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少量粉末全部倒入C中,可以观察到C装置中有无色气泡逸出,白色固体消失,气球微微鼓起,B中溶液变浑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B装置中的现象及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                 。请将下表中的试剂补充完整。
 
A
C /分液漏斗
气球中粉末
试剂
Mg
 
 
(1)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CO2
CO2+ Ca(OH)2      CaCO3↓+ H2O
(2)B中液面下降,部分变浑浊的液体被压入C装置中;A中有气体产生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压强变大。
 
C /分液漏斗
气球中粉末
试剂
稀硫酸
Na2CO3

试题分析:(1)B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产生,发生的化学反应为Na2CO3 + H2SO4     Na2SO4 + H2O+CO2↑和CO2+ Ca(OH)2      CaCO3↓+ H2O。
(2)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溶液,关闭活塞和玻璃塞。B装置中液面下降,部分变浑浊的液体被压入C装置中,原因是A中有气体产生且放出热量,使容器内压强变大。
 
C /分液漏斗
气球中粉末
试剂
稀硫酸
Na2CO3
考点:
点评: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个很重要的特征反应现象;题中液面变化、气球变化等,都与气压变化有关,注意分析题中现象的原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如右图所示,滴管中有液体甲,小试管中盛放着固体乙(足量),广口瓶中有少量饱和的澄清石灰水(试管底部浸没在澄清石灰水中)。当把甲溶液滴加到乙中后,过一会儿可看到石灰水变浑浊了,同时U形管中的a液面降低,b液面升高了。根据以上现象请你分析,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一定分别是稀盐酸和碳酸钙固体
B.甲、乙有可能分别是水和硝酸铵固体
C.石灰水变浑浊有可能是发生了物理变化
D.一定是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填空题

某活动小组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溶液,实验过程为:

?⑴ 废铜在空气中加热后得到的氧化铜中含有少量铜,原因是 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加热时氧化铜易分解生成铜
b.铜与氧气没有完全反应 
c.加热时铜不能与氧气反应
⑵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⑶ 操作Ⅰ的名称是________,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         
⑷ 盛放硫酸铜溶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问答题

(5分)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力,可使多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A装置中的试剂足量,B、C、D中的试剂少量):

(1)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盐酸逐滴滴下,A中的反应方程式是              
(2)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C中开始和后来观察到的现象是                                       
(4)D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5)E中的现象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8分)某实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和白色固体:
(1)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我的推测是:该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                           
(3)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所有可能的组成,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验证。

①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关闭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若观察到乙装置出现浑浊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有           
③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的实验目的是                                    ,预测的实验现象为                                        
④打开a和b,                                          (填写现象和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6分)用下面的装置将一定量的CO2和CO的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和干燥。图中的a、b、c、d均为活塞,可以控制气体的通过和液体的加入,实验前活塞均已关闭。请选择适宜的试剂完成上述实验。
供选用的试剂有:①稀硫酸②浓硫酸③氢氧化钠溶液④澄清的石灰水(试剂均足量)

实验分以下两步进行:
(1)关闭b、c,打开a、d,则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丙中试剂为       (填数字序号)。若乙装置中的现象是    ______    ,说明甲装置中反应是充分的。 此步实验后收集到的气体是      
(2)在甲装置的分液漏斗中加入试剂①,然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可收集到另一种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13分)在高效复习课堂中,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 四种物质的溶液对 “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进行再探究。
【知识回放】
通过判断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能否发生反应,我能写出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两个化学方程式:
⑴一个中和反应      
⑵一个有沉淀生成的反应      
【挖掘实质】

⑴图26-1是HCl和NaOH在水中解离出离子的示意图,小丽发现HCl在水中会解离出H+和Cl,NaOH在水中会解离出Na+和OH,以此类推硝酸钡在水中会解离出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⑵图26-2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H+ + OH = H2O
我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表示上述四种溶液两两之间发生反应时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的实质      
【实践运用】
⑴通过上述探究发现,在溶液中H+和OH不能大量共存,我还发现在溶液中          (填离子符号,下同)也不能大量共存。
⑵利用上述四种物质的溶液完成实验后,将所得物质混合并过滤,得到一种无色溶液。经测定,该溶液显酸性。则在该溶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                。为了验证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否存在,我设计如下实验进行验证。
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
设计实验验证(实验步骤、现象及对应的结论)
 
 
【知识升华】
对“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的再探究,我发现在分析多种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离子的成分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单选题

下表所给出的各组概念中,不符合右图所示从属关系的是

 
X
Y
Z
A
饱和溶液
溶液
混合物
B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C
中和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
D
稀有气体元素
金属元素
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不详 题型:实验题

(7分+4分奖励分)我们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其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王天然同学查阅资料发现: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性质十分相似,也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但此反应无明显实验现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 2NaOH = Na2CO3 + H2O。她为了能证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在溶液中确实发生了反应,设计了如下方案。请你将她设计的方案补充完整:
 
实验步骤和方法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启示
方案1
向一个软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再注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盖紧瓶盖,摇动塑料瓶。
 
 
从反应物二氧化碳的减少(压强减小)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方案2
 
 
 
从生成物碳酸钠的存在来判断反应的发生
【反思】方明同学认为王天然同学设计的方案1中,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确实发生了反应,理由是什么?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把王天然的方案1补充完整。
(注意:若答对本小题奖励4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理由】                                                           
                                                                
                                                                
                                                                
【设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