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是化学学习、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纯碱属于碱 B. 不锈钢属于纯净物
C. 干冰属于氧化物 D. C60属于化合物
C 【解析】A. 纯碱即碳酸钠,由金属和酸根组成,属于盐; B. 不锈钢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C. 干冰即二氧化碳,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属于氧化物; D. C60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C。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氯化铵的水溶液显酸性,关于氯化铵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氯化铵属于酸 B. 氯化铵是一种复合肥
C. 氯化铵中含有两种原子团 D. 氯化铵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会产生白色沉淀
D 【解析】A、氯化铵是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属于盐,错误;B、氯化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错误;C、氯化铵中只含有铵根一种原子团,错误;D、氯化铵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铵,会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18届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用20g黄铜(铜锌合金)和足量稀硫酸反应时生成H2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计算: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67.5% 【解析】设黄铜中金属锌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65 2 x 0.2g 65:2=x:0.2 g x=6.5g 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0g—6.5g)÷20g×100%=67.5% 答:黄铜中铜的质量分数为67.5%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18届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水是纯净物,所以海水也是纯净物
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 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
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解析】A. 水是一种物质,是纯净物,海水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错误;B.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但物质不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错误;C. 酸性溶液的pH都小于7,所以酸溶液pH一定小于7,正确;D.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但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但不是中和反应,错误。故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18届九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漂白粉在生活生产中有重要的应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得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 2Cl2+2Ca(OH)2=Ca(ClO)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是
A. CaO B. CaH2
C. Ca(ClO2)2 D. CaCl2
D 【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有4个氧原子、4个氯原子、 4个氢原子、2个钙原子,反应后有1个钙原子、 4个氢原子、4个氧原子、2个氯原子,所以一个X的分子中有2个氯原子、1个钙原子;X的化学式为CaCl2。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小组同学利用如图2溶解度曲线和图1进行实验,并完成下列问题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
②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_____氯化钠的溶解度(用“>”“<”“=”填空)
③A中溶液为60℃硝酸钾的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④B中溶液的质量为_____克
⑤将D过滤,下列有关所得晶体和溶液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字母)。
Ⅰ.析出的晶体中可能含有氯化钠
Ⅱ.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钾和氯化钠
Ⅲ.C→D过程可以完全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
Ⅳ.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36g > 不饱和 21 Ⅱ、Ⅳ 【解析】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 ②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③60℃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故该温度下10g的水中可溶解11g 的硝酸钾,故A中溶液为60℃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④由③可知,60℃时,再加入6g的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可以溶解11g 的硝酸钾,故B中溶...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嘉定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
A. 2NaOH + H2SO4=Na2SO4 + 2H2O B. 2Fe + 6HCl =2FeCl3 + 3H2↑
C. CO + CuO △ Cu + CO2 D. 2Mg + CO2点燃2MgO + C
D 【解析】A、该反应的方程式正确,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不是置换反应,故A错误; B、铁与稀盐酸反应置换氢气时生成的氯化亚铁,不是氯化铁,故B错误; C、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错误; D、该方程式书写正确,符号置换反应的特点,是置换反应,故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上海市杨浦区2018届九年级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如图所示,在6支试管中分别低价2滴紫色石蕊溶液。(资料:KCl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作为对照试验的是试管__________(选填①~⑥编号)。
(2)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溶质都含有________元素。
(3)试管⑥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碳酸钾溶液显________(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碳酸钾属于________(填物质类别),可做________肥使用,取该溶液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火焰呈________色。
(4)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________________。
A.红色 B.紫色 C.蓝色
(5)实验后将试管①②⑥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除了石蕊外,一定还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H 碱性 盐 钾 紫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 C CaCl2、KCl、HCl 【解析】(1)水是几种溶液的溶剂,故用水做对比实验; (2)盐酸和硫酸的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都能使石蕊溶液变为红色; (3)石蕊遇碱变蓝,故说明碳酸钾溶液显碱性;碳酸钾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故是盐;碳酸钾中含有有钾元素,故可以做氮肥;钾的焰色反应呈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河南省安阳市2018届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硅、铝、铁等。下图是硅元素在元素周 期表中的信息和铝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请回答
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_____;铝离子的符号是_____;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
14 Al3+ Al2O3 【解析】由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可知,硅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因为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硅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4;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而形成带有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铝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组成物质的...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