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图实验:

根据实验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CuSO4、(NH42CO3,一定含有Na2SO4、BaCl2、NH4Cl.
(2)写出①中化学反应方程式Na2SO4+BaCl2=BaSO4↓+2NaCl.
(3)写出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NaOH+NH4Cl$\frac{\underline{\;\;△\;\;}}{\;}$NaCl+NH3↑+H2O.

分析 根据题目给出的流程图和信息:由步骤①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过滤得到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盐酸不溶解,因此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钡,原物质中一定有了氯化钡和硫酸钠,就一定不能再有碳酸铵了,因为碳酸钡溶于盐酸,此白色固体是硫酸钡,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有Na2SO4、BaCl2;由步骤②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了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此气体是氨气,因此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铵;KCl可能有也可能没有.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 解:(1)由步骤①可知,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硫酸铜,因为硫酸铜溶于水呈蓝色;过滤得到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盐酸不溶解,因此白色固体中一定有硫酸钡,原物质中一定有了氯化钡和硫酸钠,就一定不能再有碳酸铵了,因为碳酸钡溶于盐酸,此白色固体是硫酸钡,说明原混合物中一定有Na2SO4、BaCl2;由步骤②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产生了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此气体是氨气,因此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氯化铵;KCl可能有也可能没有;
故答案为:CuSO4、(NH42CO3; Na2SO4、BaCl2、NH4Cl;   
(2)①中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Cl2=BaSO4↓+2NaCl
(3)②中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和氨气,故其化学方程式为:NaOH+NH4Cl$\frac{\underline{\;\;△\;\;}}{\;}$NaCl+NH3↑+H2O
故答案为:
(1)CuSO4、(NH42CO3; Na2SO4、BaCl2、NH4Cl;
(2)①Na2SO4+BaCl2=BaSO4↓+2NaCl
(3)②NaOH+NH4Cl$\frac{\underline{\;\;△\;\;}}{\;}$NaCl+NH3↑+H2O

点评 本考点属于物质的推断题,同时也考查了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是通过对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在比较鉴别的基础上,得出了正确的实验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为测定实验室中某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取100.0g过氧化氢溶液放入小烧杯中,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请计算:
①反应后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0.1mol.
②该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6.8%.(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1)P点的含义是t1℃时a与c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30g 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的溶液的质量为75g.
(3)a、b、c三种物质分别与少量氯化钠形成混合物,其中最适合使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除去氯化钠杂质的是a(填序号).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D.(填写选项序号).
A.c>a=b   B.a=b>c   C.a>b>c   D.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白色固体.同学们对鉴别这两种物质非常感兴趣,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10℃20℃30℃40℃
Na2CO312.5 g21.5g 39.7g 49.0g
NaHCO3 8.1g 9.6g11.lgI2.7g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化学性质(部分)的比较
性质Na2CO3NaHCO3性质比较
溶液的酸碱性碱性碱性相铜条件下,Na2C03溶液的碱性更强
热稳定性稳定不稳定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03、C02 和H20
与盐酸反应反应 反应均产生CO2,但NaHCO3与盐酸的反应更加剧烈
【设计方案并实施】
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及结论 1
方案一:20℃时,在100 g水中加入11 g该白色固体,充分溶解若有白色固体剩余,样品为碳酸氢钠; 否则为碳酸钠.
方案二:分别将两种待测固体溶于水制成5%的溶液,用玻璃棒分别蘸取少量待测液于pH试纸上,静置,观察现象pH值大的为碳酸钠溶液,pH值小的为碳酸氢钠溶液.
方案三:分别取少量固体于試管中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若石灰水变浑浊,样品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方案四:如阁所示,分别将气球中的白色固体全部且同时倒入装有盐酸的试管中,观察现象.气球胀大速度快且大的,原固体为碳酸氢钠,否则为碳酸钠
【实验反思】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了解依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并进行对比实验,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物理的性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在烧杯中盛有常温下饱和的高锰酸钾溶液(烧杯中有晶体剩余),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保持温度不变,仅有部分晶体溶解,所得溶液与原溶液相比,说法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深B.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变浅
C.溶质溶解度不变,溶液颜色不变D.溶剂质量增加,溶液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  )
A.S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硫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B.2N:“2”表示两个氮元素
C.$\stackrel{+2}{Mg}$O:“+2”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D.2NO3-:“2”表示两个硝酸银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表示氧原子,“”表示碳原子,“”表示氢原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没有发生改变
C.反应物甲、乙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3
D.生成物丙和丁都是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从C、H、O、N、S、Na、Ca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
(1)书写化学用语:①3个钠离子3Na+;②2个铵根离子2NH4+;③一种有机酸CH3COOH; ④小苏打NaHCO3
(2)书写化学方程式:
①中和反应:2NaOH+H2SO4=Na2SO4+2H2O(合理即可);
②鉴定二氧化碳的反应:CO2+Ca(OH)2=CaCO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中国首创“烯合金”填补世界材料科学空白
2014年5月27日,中国中航工业航材院(以下简称航材院)相关人士向《环球时报》透露,他们成功利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烯合金”,宣布具有特殊性能的系列材料问世.
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的单层石墨片,在室温下可以单独稳定存在,具有高强度,是迄今为止实验发现的最坚韧,导电和导热最好的材料.为尽快使石墨烯达到工程应用状态,我国航材院的年轻科研人员勇于标新立异,他们采用球磨和粉末冶金方法成功制备出石墨烯增强铝基纳米复合材料(命名为“铝基烯合金”),在世界上首次发现石墨烯纳米片在保持材料良好塑性的同时,显著提高了其强度.他们对铝基烯合金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并测试其拉伸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烯纳米片均匀分布在铝合金基体中,与基体形成良好的结合界面,且石墨烯纳米片与铝合金基体未发生化学反应,并保留了原始的纳米片结构;铝基烯合金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增强,合金的伸长率没有降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石墨烯属于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写出石墨烯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O2$\frac{\underline{\;点燃\;}}{\;}$2CO.
(2)从上述材料中总结出“铝基烯合金”可能具有的性质为ABD(选填序号)
A.导热       B.硬度比铝大       C.可溶于水         D.能导电
(3)将适量的“铝基烯合金”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烯合金的表面可能会产生大量气泡,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3H2SO4=Al2(SO43十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