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B.
检查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分析 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丝在O2中燃烧时,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使瓶底炸裂,集气瓶的底部应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图中集气瓶的底部没有放少量的水或铺一层细沙,所示装置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
A.Cl2B.2Cl2C.2ClD.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间建立联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解释下列问题:
(1)从钠、镁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可推知,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3)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原因是两者溶液中都含有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活污水可以任意排放
B.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1:2
C.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过滤时液面要高于滤纸的边缘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a、b、c、d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和c都是有机物
B.b和d都是单质
C.一个c分子中含有6个原子
D.发生反应的a和b的分子个数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做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的实验后,化学小组的同学对自己实验后溶液中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分别取自己实验后的溶液进行进一步探究,请回答:
【提出问题】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忽略空气对溶液的影响)?
【作出猜想】猜想一:溶质只有Na2SO4
猜想二:溶质是Na2SO4和NaOH两种物质
猜想三:溶质是Na2SO4和硫酸(H2SO4)两种物质.
【实验验证】
(1)小组同学先另取一瓶Na2SO4溶液,测定其其pH,测得pH=7.
(2)甲同学用酸碱指示剂,乙同学没有用酸碱指示剂,都验证了猜想二,请填表.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甲同学
方案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猜想二成立
乙同学
方案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硫酸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猜想二成立
(3)丙同学设计了如下两个方案验证猜想三: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方案①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
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几滴
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呈无色猜想三
成立
方案②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
试管中,滴加几滴
BaCl2试液
产生白色沉淀猜想三
成立
下列对上述两个方案的判断正确的是D(填序号).
A.只有方案①合理  B.只有方案②合理  C.两个方案都合理  D.两个方案都不合理
请你设计一个方案验证猜想三,但所选试剂不能是酸碱指示剂和盐溶液.
 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论
取中和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氧化铜固体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色CuO+H2SO4═CuSO4+H2O 猜想三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所以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
C.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0,所以蜡烛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D.氢氧化钙溶液常用来鉴别N2和CO2,氢氧化纳溶液也可用同样原理鉴别N2和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现有10g铜粉与木炭粉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至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仍为1Og,则原混合物中铜粉与木炭粉的质量比为(  )
A.1:1B.2:1C.3:1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人类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
(1)煤主要含有碳元素,将煤作为燃料,主要是利用碳元素与氧反应所放出的热量.
煤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燃烧产生的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
(2)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得到的产品之一是汽油.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