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认识化学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物质的出现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①火 ②青铜器 ③火药 ④纳米材料.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③④① D. ④③②①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检测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化学课上,老师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我们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CO2和NaOH是否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
(1)我设计了甲、乙两个实验来验证,如图所示,实验现象为:甲——软塑料瓶变瘪,乙——“瓶吞鸡蛋”。小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_________。小余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上述实验还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确实发生了反应,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我思考后,又补充了一个实验来回答,这个实验是:_________。
(2)小余同学认为可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我来帮他完成:
实验步骤和方法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
方案一 | ________ |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 |
方案二 | ________ | ________ |
写出方案2中所涉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由此探究,我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东省茂名市2019届九年级第二学期4月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或现象,可用分子的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电解水的实验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B.空气能被压入足球中,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发生了改变
D.将少量品红加入到一杯水中,整杯水慢慢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八年级下学期3月第一次小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潮湿的衣服经太阳晒干了 B.铜在潮湿的空气中有绿色物质生成
C.花生米霉变了 D.银白色的镁条在空气中慢慢失去光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八年级下学期3月第一次小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判断“达菲”的治疗机理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其依据是( )
A. 病毒的大小是否改变 B. 病毒的形状是否变化
C. 病毒是否离开宿主细胞 D.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西省2019届八年级下学期3月第一次小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我国古代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是举世瞩目的,以下的技术成就中与化学无关的是( )
A. 烧制陶瓷 B. 发明指南针 C. 使用火药 D. 冶炼钢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伊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作了以下探究,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有序号的仪器的名称a_____ b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D装置,其装置中盛放的试剂一般是_____。
(3)用锌粒和浓盐酸反应制氢气,将制出的气体通入硝酸银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若要制出纯净、干燥的氢气,需将气体先通入硝酸银溶液,以除去_____ (填化学式),再将气体通入_____溶液中,除去_____。
(4)实验室制取氧气有以下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把药品装入试管后固定在铁架台上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熄灭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⑥从水槽中取出导管。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写序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伊春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B. 它的俗称叫火碱、烧碱或苛性钠
C. 它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D. 它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阜阳市“c20”教育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一模化学试卷 题型:简答题
自拍杆是最近风靡的自拍神器。它能够在20厘米到120厘米长度间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支架上,通过拍照按键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自拍杆的各部件制作中涉及到的合成材料是_______;金属材料是_____;
(2)不锈钢是生活中常用的合金,其中含有的主要金属元素是__(填元素符号),其在不锈钢中的存在形态___(填单质或化合物),自拍伸缩杆选择铝合金材料而不选择不锈钢的原因是___
(3)请结合自拍杆的应用谈谈化学与生活的关系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