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物质对应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 氯化铜—CaCl2 B. 氧化汞—HgO C. 碳酸钾—KCO3 D. 硫酸锌—ZnSO3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平谷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下列微粒中,能表示2个氢分子的是

A. 2H B. 2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探究题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研究铝与氯化铜溶液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①红色物质附着于铝片表面

②铝片表面逸出大量无色气体,放出大量的热

③烧杯底部出现红色沉淀和白色沉淀

(1)打磨铝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

(2)现象①和现象③中的红色物质均为Cu,生成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经检验,现象②中的无色气体为氢气。甲同学猜测可能是氯化铜溶液显酸性,经pH计检验,pH_____7,证实了甲的猜想。

(4)探究白色沉淀的化学成分。

乙同学通过查阅资料认为白色沉淀可能是氯化亚铜(CuCl)。

CuCl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查阅资料】

①CuCl可与浓氨水反应生成无色的Cu(NH3)2+和Cl-。

②Cu(NH3)2+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变为蓝色;Cl-可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进行实验】

①取烧杯底部的白色沉淀,充分洗涤;

②向其中加入浓氨水,沉淀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将无色溶液分为两份;

③取其中一份无色溶液……

④将另一份无色溶液放置于空气中……

以上步骤③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步骤④的现象是________。

【得出结论】通过实验可以确定,该白色固体是CuCl。

【反思与评价】Al和CuCl2溶液反应为什么会出现CuCl呢?

丙同学猜测:可能是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

丙同学为了验证猜想,取Cu粉与15% CuCl2溶液混合,无白色沉淀产生。

(5)丙通过分析Al与CuCl2溶液反应的实验现象,改进了实验,证明了Cu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了CuCl,改进之处是________。

(6)丁同学认为丙同学的实验还不够严谨,还应考虑________对Cu与CuCl2溶液反应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

B.20℃时,将3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80g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质量最大

D.分别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乙>甲>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倡导“低碳”生活,应从生活中的点滴做起。下列不符合“低碳”理念做法的是

A. 外出随手关灯 B. 循环使用教材等书籍

C. 骑自行车出行 D. 过度砍伐树木用于造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7届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填充题

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 O2 B. CO2 C. 稀有气体 D. N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根据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回答:

(1)写出“X”的元素符号Mg;“Y”的名称铁“Z”单质的颜色紫红色
(2)Y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3Fe+2O2$\frac{\underline{\;点燃\;}}{\;}$Fe3O4
(3)探究X、Y的活泼性顺序的一种方法是除金属X外还需要一种试剂,则该试剂的为稀盐酸、稀硫酸、硫酸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化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气体
C.把盛有红磷的燃烧匙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磷立即燃烧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并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芝山公园举办菊花展,可闻到菊花的香味: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
(2)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振荡,体积小于200mL:分子之间有间隔;
(3)氧气与臭氧(化学式O3)的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的构成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