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甘肃省天水市2018届九年级中考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氦气________; (2)两个氮分子_________;
(3)生活中常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盐___________;(4)标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9年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学区渎边联盟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月份)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铁粉投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发现生成红色固体物质的同时有较多的气泡放出。这一现象激发起同学们的探究欲望,生成的是什么气体?
(提出猜想)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放出的气体可能是SO2、O2、H2。
(查阅资料)SO2易溶于水,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O3。
(方案设计)依据上述猜想,实验小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
(1)甲同学认为是O2,则检验方法是_____。
(2)乙同学认为是SO2,则只需将放出的气体通入盛有NaOH溶液的洗气瓶中,称量通气前后洗气瓶的质量。
(3)实验小组同学合作设计了如图1实验方案,对提出的猜想进行验证。
①如果放出的是O2和H2,你认为方案中的安全隐患是_____。
②丙同学认为:为确保安全,实验前应先收集一试管气体,用拇指堵住试管口,_____,若不发出尖锐的爆鸣声,方可采用上面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探究)经丙同学确认安全后,小组同学首先对装置A进行称量,再将收集到的气体从a通入,过一会儿点燃B处酒精灯;一段时间后,发现表面含CuO的铜网由黑色变为光亮的红色;停止通气,再次称量装置A,发现质量无增减。
(实验结论)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产生的气体是_____。
(思维拓展)
(4)由上述实验可以推出,硫酸铜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物质(填酸性、中性或碱性)。
(5)写出装置B中所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6)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
丁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其他同学认为这一方案不严谨,理由是_____。
(定量探究)该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硫酸铜溶液进行定量探究。
A.量取100mL上述硫酸铜溶液,倒入放在电子天平上的烧杯中,然后加入20.00g铁粉,充分搅拌,有关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称量项目 | 称量时间 | 质量/g |
烧杯 | 55.65 | |
烧杯+硫酸铜溶液 | 215.65 | |
烧杯+硫酸铜溶液+铁粉 | 30s | 235.59 |
烧杯+硫酸铜溶液+铁粉 | 60s | 235.45 |
烧杯+硫酸铜溶液+铁粉 | 90s | 235.45 |
B.90s后,将烧杯中的物质经“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滤渣15.2g。
C.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7)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加入铁粉后,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原因是_____。
②计算上述硫酸铜溶液中CuSO4的质量分数_____。(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综合题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_____、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A中的水发生了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B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名称是_____;通过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_____组成的。
(4)C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下面对该净水器的作用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能除去不溶性固体
B,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C.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D.能使河水变得无色澄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图表示的是纯净物、单质、化合物、含氧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包含与不包含关系,若最大圆圈代表纯净物,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 ①单质、③氧化物 B. ②化合物、④氧化物
C. ①单质、③化合物 D. ②含氧化合物、④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用化学用语表示:①2个铵根离子_____;
②氯化钾中的阴离子_____;
③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④地壳中含量居前两位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2019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钟罩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至刻度1处
B. 瓶中剩余气体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
C. 若进入瓶中水少于,可能是因为装置漏气
D. 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磺或木炭来代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2019九年级(上)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梅花扑鼻香自来—分子在运动
B. 给篮球打气—分子变小了
C. 氧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
D. 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氧气含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兴化市顾庄学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常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中,不安全的是( )
A. 汽车加油站、纺织厂严禁烟火 B. 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 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D.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灯火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