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中考化学实验考查要求制取、收集CO2并检验,用上述仪器组装成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组成上述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收集装置应选择
 
(填序号)依据是
 
,如果用该装置制取氢气,则锥形瓶内可放入的固体是
 
由长颈漏斗倒入的液体是
 
   此时还应将收集方法由
 
 转变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制取二氧化碳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试管中的“废液”倒入如图所示废液缸.几位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
(1)李华看到大理石留在了漏斗中,液体流入了试剂瓶,此操作是利用
 
法对混合物分离的.
(2)李刚用
 
 测得试剂瓶中液体的PH值=1,由此推断液体中一定含有溶于水的氯化钙和
 
 和水三种物质.
(3)成成将一颗生锈的铁钉放入少量废液中,开始看到铁锈消失,溶液变黄.方程式为
 
 一段时间后还可能看到
 
 方程式为
 

(4)李艺想对废液先处理,然后回收氯化钙.她忽然想到,如果把检验CO2后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与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就能达到预期效果.
①首先用实验确认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的成分:
操作现象结论
(1)
 

(2)
 
(1)
 

(2)
 
(1)仍有没反应的氢氧化钙
(2)还含有生成的碳酸钙
②如何确认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呢?
她取少量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于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后变红,逐滴加入废液,看到
 
 现象时说明恰好反应.发生反应的方程式
 

③从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取氯化钙晶体可采用
 
方法.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如果用过稀硫酸与锌反应制取氢气,就不需要加热.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固体和液体分开就需要过滤,可溶性固体与水分开,可以用蒸发的方法;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生锈的铁钉与盐酸能发生化学反应;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用酸碱指示剂可以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配平.
解答:解:实验室是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中常用固体锌粒与液态的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添加药品的顺序是先固后液,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置换反应;
故答案为:B;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是在常温下进行的;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能溶于水;锌粒;稀硫酸;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1)固体和液体分开就需要过滤,故答案为:过滤;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值,测得试剂瓶中液体的PH为1,因此滤液中有盐酸.故答案为:pH试纸;氯化氢;
(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配平即可;铁锈除去后,铁与盐酸反应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有气泡冒出;Fe+H2SO4=FeSO4+H2↑;
(4)用实验确认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成分的实验方法是:先向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无色变红色,仍浑浊;要确认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与废液恰好完全反应,只要观察到:无气泡生成,溶液变为无色即可;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配平即可;从反应后的溶液中获取氯化钙晶体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故答案为:①先向集气瓶内变浑浊的“石灰水”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发现无色变红色,仍浑浊;②无气泡生成,溶液变为无色;Ca(OH)2+2HCl=CaCl2+2H2O;③蒸发结晶的.
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方案的设计,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设计实验方案时,要注意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的叙述,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列出了1--18号元素的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
原子
序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元素
符号
HHeLiBeBCNOFNeNaMgAISiPSCIA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1--18号元素中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有He、Ne、
 
(填元素符号).
(2)1--18号元素中最外层有2个电子的原子有
 
、Be、Mg(填元素符号).
(3)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它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易
 
电子(填“得到”或“失去”).
(4)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当x-y=8时,该粒子为
 


(5)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等电子体的是
 
(填字母序号).
A、NO和 O2  B、CO和 N2  C、SO2 和CO2    D、PO43- 和SO4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2)探究一: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
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填“固态”或“气态”)物质燃烧形成的.
(3)探究二: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
物质熔点╱℃沸点╱℃燃烧时温度╱℃
石蜡50~70300~550约600
15352750约1800
97.8883约1400
由上表可知:物质燃烧能否产生火焰与其
 
(填“熔点”或“沸点”)和燃烧时温度有关.由此推测:钠在燃烧时
 
(填“有”或“没有”)火焰产生.
(4)根据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事实,请你推测硫沸点
 
硫燃烧时的温度(填“>”或“<”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以下药品和仪器回答有关问题:药品:石灰石、熟石灰、二氧化锰、氯酸钾、过氧化氢溶液、稀盐酸、稀硫酸仪器:

(1)选择适当的药品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根据此反应组装一套实验装置
 
(写出标号即可);
(2)用上述你选择的装置,还可制取氧气,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确定发生装置的依据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内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那么,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
 
(至少答出两种不同类型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表中填写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五氧化二磷氨气氧气高锰酸钾二氧化锰
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钢铁厂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氧化铁)、空气等,主要反应过程如图
(1)写出②、③两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③
 

(2)高炉炼铁的产物是生铁,生铁不能完全溶解在盐酸里的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下表中填写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物质名称氮气过氧化氢碳酸二氧化锰
物质化学式
物质名称氢氧化铜硫酸钠氯化亚铁
物质化学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假设:
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查阅资料: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探究:(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
 
(填序号),但是这样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①
 
,②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将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假设
 
,因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