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的图像是( )
A. 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
B. 一定压强下,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C.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D.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中,a使用催化剂,b未使用催化剂
【答案】B
【解析】A、根据铁、铝与足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反应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进行分析判断;
C、不饱和溶液加入溶质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
D、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分解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解:A、Fe +2HCl== FeCl2+H2↑ ,2Al+6HCl==2AlCl3+3H2↑。铁与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56份质量的铁,铝与盐酸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需要18份质量的铝。由此可知,分别向等质量Fe和Al中加入足量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铝产生的气体质量较多;正确;
B、一定压强下,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图象不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错误;
C、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加入硝酸钾会溶解,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但当达到饱和时就不再溶解了,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就不变了;图象应该是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正确;
D、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加入催化剂二氧化锰,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不会改变气体的质量,a使用催化剂,所需时间较短,反应速率较快;故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关实验过程中量的变化关系。正确。
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的鉴别、除杂的试验中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所用试剂或方法 |
A | 鉴别CO和CO2 | 闻气味 |
B | 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 | 加氯化钡溶液 |
C | 除去生石灰中杂质石灰石 | 加水 |
D | 除去氧化铜中碳粉 | 加稀硫酸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一种元素,许多物质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碳元素形成的单质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种物质类似足球状,它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国古代书法家用墨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CO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利用了它具有____________ 性;干冰升华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于___________。
(3)工业上可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若要制得6.4克的铜,需要木炭粉的质量为________克。
(4)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是因为它的水溶液呈碱性;泡沫灭火器内盛放的两种药品是浓盐酸和碳酸钠的浓溶液,灭火时拔掉保险销后将灭火器倒置,即可用来灭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气体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两种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
D. 棉线在空气中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括号内是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A.硫酸铜固体与硝酸钾固体(蒸馏水) B.空气与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C.食盐水与蒸馏水(蒸发) D.氢氧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石蕊试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碱的化学性质时,完成了如下左图所示的两个实验。实验后,小明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发现混合废液浑浊并显红色。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现象为 。
(2)B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提出问题】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那些呢?
【作出猜想】猜想一: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可能是氢氧化钠;
猜想二: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 ;
猜想三:废液中,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还可能是氢氧化钙;
【实验验证】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碱性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根据反应现象得到了如上右图所示的图像。
【结论】分析图像数据得出,废液中使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 ,一定不是 。
【拓展提高】为了使以上废液实现安全排放,你的做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