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戊二醛(C5H8O2)是一种预防“禽流感”的高效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戊二醛属于氧化物
B.戊二醛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2个 氧原子构成
C.戊二醛中碳、氢、氧元素质量比为5:8:2
D.戊二醛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

分析 A.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来分析;
B.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C.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来分析.

解答 解:A.氧化物中只含两种元素,而戊二醛(C5H8O2)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B.戊二醛(C5H8O2)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
C.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5):(1×8):(16×2)≠5:8:2,故错误;
D.戊二醛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5):(1×8):(16×2)=60:8:32,由此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对于A中水的沸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①③④;
①水分子不断运动  
②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③该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④水分子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2)B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为氧气;该实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3)C中净化水的方法是过滤和吸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写出下列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或文字表达式,并注明所属的反应基本类型
①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stackrel{点燃}{→}$二氧化碳,或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属于化合反应.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过氧化氢$\stackrel{二氧化锰}{→}$水+氧气,或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属于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变化中,构成物质的分子没有变化的是(  )
A.食物腐烂B.点燃氢气
C.汽油挥发D.加热氯酸钾可得到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下列物质①二氧化碳②空气③氯酸钾④氧气⑤水⑥稀有气体⑦铁水请在以下空格中填写有关物质的序号:(1)含有氧分子的是②④;
(2)属于氧化物的是①⑤;
(3)属于单质的是④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矿物质水中元素及国标含量如图所示,请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①矿物质水中含有的钙元素Ca;
②久置的水中溶有一定量的氧气,请表示出n个氧分子nO2
③右表中的一种阴离子Cl-
④硫酸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stackrel{+2}{Mg}$SO4
(2)现有H、C、O三种常见的元素,请选用其中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各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O;
②最理想的燃料是H2
③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化合物是CO;  
④汽水中含有的不稳定酸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用符号或文字填空: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相应符号(必须按顺序填写):
硫元素S  3个铁原子3Fe    氯酸钾KClO3
(2)写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Na+钠离子   ②3Fe2+3个亚铁离子   ③$\stackrel{+2}{Mg}$正2价的镁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按一定的特点或规律对物质进行分类,给化学学习与研究带来很大的方便.下列各组物质中,符合“氧化物-酸-碱-盐”顺序排列的是(  )
A.HClO   HCl   Mg(OH)2    MgCl2B.CO2  H2CO3    CaCO3   Ca(HCO32
C.H2O    HNO3   Cu(OH)2   NH4NO3D.SO3  NaHSO4   NaOH   Na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实验室常选用图甲所示的量气管收集并量取一定体积的气体. 
(1)若选择如图所示的量气管收集气体,该气体应具有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的性质;
(2)若量程是50ml的量气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读出此时气体体积为19.8ml;
(3)为了较准确地测量气体体积,在读取反应前后量气管  中液面的读数的过程中,应注意ac(填字母编号).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读数前不能移动量气管和水准管
c.读数前应上下移动水准管,待两管液面相平再读数
d.保持水准管静止,待水准管中液面不再上升时,立刻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