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被蚂蚁、蚊虫叮咬后人会感觉痛痒,这是由于昆虫分泌出的酸性物质有刺激作用,该酸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甲酸(CH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酸是氧化物
B.甲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甲酸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氧原子构成
D.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

分析 本题是描述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宏观意义有: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由哪些元素组成;微观意义有:一个分子;一个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原子的个数比等.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解答 解:A、蚁酸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A错误;
B、蚁酸中氢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个数的乘积最小,因此质量分数最小,故B正确;
C、甲酸分子由1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和2氧原子构成,故C错误;
D、甲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32=6:1:16,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表示的意义和氧化物的识别,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表示的意义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播出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用工业明胶生产药用胶囊.工业明胶中重金属铬(Cr)的毒性危害很大,六价铬对人主要是慢性毒害.下列化合物中含有正六价铬的是(  )
A.Cr2O3B.K2Cr2O7C.CrOD.CrC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氮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
A.N2O3B.NO2C.NOD.N2O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氧化钠溶于水发生如下反应:Na2O+H2O=2NaOH.在NaOH的饱和溶液中,投入一小块Na2O固体,充分搅拌后,静止一段时间,恢复至原来温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剂的质量不变B.NaOH的溶解度变大
C.溶质的质量不变D.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锰是非金属B.锰具有导电性
C.锰钢是一种合金D.锰钢属于金属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是小阳同学制取氢气的实验过程,请根据题意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他用锌粒和浓盐酸来制取氢气,可以选择②(填序号)做发生装置;装置②的主要仪器有分液漏斗、带导管的双孔胶塞和锥形瓶(填仪器名称).
(2)制得的氢气含有少量的水蒸气和HCl气体,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氢气,需要通过③和④装置,则装置按导管字母连接的顺序是:发生装置c→d→b→a→收集装置(填字母).
(3)若要检验氢气中的杂质HCl,可把④装置中的试剂换成AgNO3 (填化学式)溶液,实验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AgNO3+HCl=AgCl↓+HNO3
(4)图中的⑤装置是一个用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的装置,则气体应由f进e 出(填字母).
(5)查阅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气体    实验药品  反应条件    气体物理性质
 氯气    MnO2固体和浓盐酸  需要加热    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①制取氯气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A,理由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液体加热制取,因为试管要竖直向上,所以装置A不正确;
②制取氯气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采用装置B,理由是实验室制取氯气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液体,需要加热,所以选用固体加热装置,装置②是固液混合不加热装置不能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通过对化学的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规律,请结合如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酒精灯 ②分液漏斗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A;收集较纯净氧气的装置是F.
(3)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液体药品是稀盐酸;检验该气体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集满.
(4)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用C装置制取氢气,在有孔塑料板上放置的药品是锌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反应进行过程中,关闭该装置中的弹簧夹后,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中两个不正确的实验操作及可能造成的后果:
①C、固体粉末粘到试管壁上;
②D、引起火灾;
(2)请结合上面的错误示例,举例说明在平时的实验中,因操作不正确可能造成的后果(任举两例,错误示例除外):
①给烧杯加热时不垫石棉网,会使烧杯炸裂;
②给试管内固体加热时,试管口高于试管底,会使试管炸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是t2℃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
(2)t1℃时,向100g水中加入20g A物质,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20g.
(3)从A、B的混合物中,提纯A的最好方法是降温结晶.
(4)将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②③(填序号).
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增加
②溶质C的质量分数可能增大
③溶液的质量可能不变
④溶液中水的质量一定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