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如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
倾倒液体
B.
量取液体
C.
点燃酒精灯
D.
滴加液体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主要从操作要领上来分析.

解答 解:A、倾倒液体:向量筒中倾倒液体时必须口对口,标签对手心,试剂瓶的瓶塞倒放在实验台上.故本选项正确;
B、量取液体:读数方法错误,此图为仰视,应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故本选项正确;
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划燃后,快速靠近酒精灯的灯芯处就可以了,故本选项正确;
D、用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垂直悬空滴加,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化学物质间的反应除了观察和记录外,也需要从分子、原子角度进行想象和分析,这就产生了用模型来模拟化学变化.我们用○和●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该元素组成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以下反应.已知○的相对原子质量是●的a倍,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图所示:
(1)参加反应的○和●的原子个数比是1:3.
(2)反应物●●和○○及生成物的质量比为a:3:(a+3)(用含a的式子表示).
(3)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一定是氧化物的是(  )
A.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B.含氧元素的化合物
C.一种化合物受热分解后生成氧气和一种金属,该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D.氧气跟某些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后,最终不一定有沉淀生成的是(  )
A.Ba(OH)2     H2SO4    HClB.CuCl2    NaOH      HCl
C.BaCl2    Na2CO3      HNO3D.AgNO3   H2SO4     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方法制取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倩倩同学想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实验操作如下:
步骤一:取溶质质量20%的稀硫酸30毫升,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是13℃.
步骤二:然后向其中加入NaOH固体,恰好完全反应.
步骤三:再用温度计测出温度为22℃.由此得出NaOH与稀硫酸反应的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H2SO4=Na2SO4+2H2O.
(2)反思:
问一:结论是否科学?理由是?
问二:根据本实验结论,改进实验操作.
问三:影响中和反应放出的热值的因素可能有:酸液和碱液的种类、酸液、碱液的浓度;是否恰好反应等.
(3)附加题:倩倩同学在做该实验的过程忘记使用酚酞试剂了,等测量好反应后温度,倩倩再滴加酚酞发现没有变色,她认为恰好发生了中和反应.赵老师认为倩倩的看法有问题,于是老师设计了如下的方案进行验证
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
向反应的后液体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变红(未变红),硫酸有剩余(恰好反应)
请您也设计其它方案进行验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2)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肥皂水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在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3)地下水中的细菌和颗粒等杂质比湖水、河水等地表水中的少,请说出一个原因:地下水经过了沙石、土壤的过滤(或地表水易被污染)等;
(4)有些村民往浑浊的水中加明矾和漂白粉,然后作生活用水,其中明矾的作用是溶于水形成胶状物吸附杂质,从而使杂质沉降下来;,为了除去水中的臭味和颜色,可以加入活性炭进行吸附;
(5)当地政府为了缓解旱情,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的人工降雨,增雨剂的原理是干冰升华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2011年6月份,无锡被纳入全国26个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方式试点城市.之后便开展了PM2.5、一氧化碳和臭氧等10项指标的试点监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直接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碳的氧化物的成分进行了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如何通过实验确定碳的氧化物的成分.
猜想1猜想2猜想3
只有CO只有CO2CO和CO2都有
【猜    想】
【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实验探究】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A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2气体.
(2)实验过程中还观察到以下实验现象: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②E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③F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CO气体.E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CO$\frac{\underline{\;\;△\;\;}}{\;}$Cu+CO2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frac{\underline{\;浓硫酸\;}}{△}$CO2↑+CO↑+H2O.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D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水分.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CO,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