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强同学以锌粒和稀硫酸为原料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
①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F.(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写出该同学制备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H2SO4=ZnSO4+H2↑.
③实验室制取氢气后的剩余废液中,可能含有少量硫酸,欲检验硫酸的存在,请你从酚酞试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三种试剂中选用一种试剂进行检验,并简述选择的理由选用Na2CO3溶液,向剩余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存在硫酸,就会观察到产生气泡.
(2)小静同学欲用水煤气(主要成分为一氧化碳、氢气、水蒸气等)来测定氧化铜样品中氧化铜的纯度(杂质不反应).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水煤气→C1→B→C2→D→H.
(已知:CuO+H2$\frac{\underline{\;\;△\;\;}}{\;}$Cu+H2O,CuO+CO$\frac{\underline{\;\;△\;\;}}{\;}$Cu+CO2;C1、C2为2个浓硫酸的洗气瓶).
①实验时,观察到装置 B 中的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②若装置中不连接C1,通过测定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出样品中CuO的纯度,与实际值比较将会不受影响. (填“偏小”“偏大”“不受影响”之一)
③若实验中取用了16g氧化铜样品,反应后测定装置C1增加了0.9g,装置C2增加了1.8g,装置D增加了2.2g,则该样品中CuO的纯度为75.0%.
④若水煤气中还含有二氧化碳,仍用上述实验方案测定CuO的纯度,请谈谈你的评价意见和建议评价:反应前后装置D的增重将因水煤气混有CO2而偏大,导致计算出的CuO纯度偏大;
建议:应在气体进入装置B前,将水煤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都除净,正确的实验方案设计为:
水煤气→D1→C1→B→C2→D2→H.

分析 (1)通常情况下,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来干燥氢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显酸性的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稀硫酸、硫酸锌都能够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2)氧化铜是黑色粉末,铜是红色固体;
根据提供的数据可以计算相关方面的问题;
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 解:(1)①在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一瓶纯净干燥的氢气,所选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F,通过A装置制取氢气,通过C装置干燥氢气,通过F装置收集氢气;
②制备氢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H2SO4=ZnSO4+H2↑;
③加入酚酞试液时,无论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硫酸,酚酞试液都不变色,因此不能用酚酞试液检验;
加入氯化钡溶液时,无论溶液中是否含有稀硫酸,都产生白色沉淀,因此不能用氯化钡溶液检验;
加入碳酸钠溶液时,如果有稀硫酸,则产生气泡,如果无稀硫酸,则不产生气泡,因此可以用碳酸钠溶液检验.
故填:A→C→F;Zn+H2SO4=ZnSO4+H2↑;选用Na2CO3溶液,向剩余废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若存在硫酸,就会观察到产生气泡.
(2)①实验时,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为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
②若装置中不连接C1,通过测定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计算出样品中CuO的纯度,因为水蒸气不影响对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的计算,因此与实际值比较将不受影响;
③设与氢气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x,与一氧化碳反应的氧化铜质量为y,
反应后测定装置C2增加了1.8g,说明生成了1.8g水,装置D增加了2.2g,说明生成了2.2g二氧化碳,
CuO+H2$\frac{\underline{\;\;△\;\;}}{\;}$Cu+H2O,CuO+CO$\frac{\underline{\;\;△\;\;}}{\;}$Cu+CO2
80            18  80           44
x           1.8g  y            2.2g
$\frac{80}{x}$=$\frac{18}{1.8g}$,$\frac{80}{y}$=$\frac{44}{2.2g}$,
x=8.0g,y=4.0g,
则该样品中CuO的纯度为:$\frac{8.0g+4.0g}{16g}$×100%=75.0%;
④评价:反应前后装置D的增重将因水煤气混有CO2而偏大,导致计算出的CuO纯度偏大;
建议:应在气体进入装置B前,将水煤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都除净,正确的实验方案设计为:
水煤气→D1→C1→B→C2→D2→H.
故填:黑色粉末逐渐变红色;不受影响;75.0%;
评价:反应前后装置D的增重将因水煤气混有CO2而偏大,导致计算出的CuO纯度偏大;
建议:应在气体进入装置B前,将水煤气中的CO2和水蒸气都除净,正确的实验方案设计为:水煤气→D1→C1→B→C2→D2→H.

点评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人体摄入铁不足会引起缺铁性贫血,乳酸亚铁胶囊可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已知乳酸亚铁的化学式为C6H10FeO6
(1)乳酸亚铁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属于常量元素的是碳、氢、氧;
(2)乳酸亚铁中碳与氢的质量比是36:5,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2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实验室盛装浓硫酸的试剂瓶上贴有的图标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验证“碱使酚酞试液变红”的实验时,发现一个意外现象:将酚酞试液滴入某NaOH溶液中,溶液变成了红色,可是过一会儿红色却消失.

【提出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由红色褪为无色?
【猜想与假设】他们分别对这种意外现象作如下猜想:
甲同学:可能是酚酞与O2发生了反应;
乙同学:可能是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发生了反应;
丙同学:可能与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大小有关;
【设计实验】三位同学分别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
(1)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请你填写下表.
实验步骤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NaOH溶液加热煮沸①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溶液变红,过一会儿红色消失甲同学猜想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②向冷却后的溶液中滴人酚酞,并滴一些植物油在其上方②隔绝氧气
(2)乙同学设计如图一装置进行实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溶液的红色褪去,于是认定自己的猜想正确.写出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甲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若制取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试管中溶液的红色也能褪去.
(3)丙同学使用了色度传感器测溶液的颜色.他在a、b、c三个比色皿中分别加入等量5%、10%、20%
的NaOH溶液,然后各滴加2滴酚酞试液.溶液颜色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明:溶液无色 时色度值(透过率)为100%].请你观察图二写出规律性结论: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大,酚酞试液变红后褪色越快;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越小,色度值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是氯化钾和硝酸钾两种固体溶解度曲线图.
(1)40℃时,KCl的溶解度是40g,40℃向100g水中加入50gKCl,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2:7.
(2)比较这两种物质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规律,从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都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任写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请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纪念2015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宣传主题是“节约水资源,保障水安全”.下列做法符合宣传主题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C.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D.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2)水在实验室中有不同用途.
①图甲为电解水的装置图,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frac{\underline{\;通电\;}}{\;}$2H2↑+O2↑,试管a中收集的气体是氢气(或H2);
②图乙为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此处性质较稳定的铜除了起支撑作用外,还表现出了导热性.
(3)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AC.(填字母序号)
A.pH试纸      B.无色酚酞溶液      C.pH计      D.紫色石蕊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见的装置(其中F、I为干燥装置),根据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用B装置制取的某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请写出用B装置制取该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2)选择气体发生装置A或B时应考虑的因素有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气体应从a(填“a”或“b”)通入.
(3)常温下,氨气(NH3)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溶液呈碱性.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原理是NH4C1(固)与Ca(OH)2(固)混合共热.现要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氨气并处理尾气,防止污染空气,所选择的装置连接顺序依次是A→I→G→H(填装置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一定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Ba2+、Cu2+、SO42-B.Na+、OH-、Cl-C.K+、Cl-、MnO4-D.H+、Ca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