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 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 将等质量镁粉和铝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
C. 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D. 向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A、向盐酸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先与盐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盐酸消耗完后,氢氧化钠溶液再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一段时间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此选项错误;
B、镁的活动性比铝强,转折点之前的相等时间内镁产生的氢气多;将等质量镁粉和铝粉分别加入到足量等浓度的稀盐酸中,铝生成氢气的质量比镁多,此选项正确;
C、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逸出,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不变,但固体质量减少,所以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加至碳酸钙完全反应,然后不再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
D、向稀硫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增强,pH值的变化是从小于7逐渐的增大到大于7,此选项错误。故选B。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反应在防治环境污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某工厂废气中的SO2,可用以下方式处理。方式一:2SO2+O2+2CaO=2CaSO4 方式二:2SO2+O2+4NaOH=2Na2SO4+2H2O 试计算: (已知:CaSO4的价格为700元/吨,相对分子质量为CaSO4 136 Na2SO4 142)。
(1)CaSO4中有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呈整数倍关系,这两种元素是硫元素和_________。
(2)若用方式一处理9.6tSO2,所得产品价值___________元?
(3)若用方式二处理9.61t SO2,刚好用去50t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最终结果精确到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碳酸钡广泛应用于显像管(CRT)、陶瓷、光学玻璃等行业。从碳酸盐矿石(主要成分是BaCO3和CaCO3)制备BaCO3的流程如下:
(已知:钡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与钙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步骤③所用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烧杯。
(2)已知不同温度下Ca(OH)2和Ba(OH)2的溶解度如下表:
温度(℃) | 0 | 20 | 25 | 60 |
Ba(OH)2溶解度/g | 1.67 | 3.89 | 5.60 | 20.94 |
Ca(OH)2溶解度/g | 0.189 | 0.173 | 0.148 | 0.121 |
步骤③加热悬浊液,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
(3)现在25℃时,将10g氢氧化钡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来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上述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水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①图一水蒸发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写编号,下同)
a.水分子变大了 b.水分子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图二水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
③水是良好的分散剂,根据图三所示甲、乙两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Ⅰ.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Ⅱ.甲中混有少量乙时,提纯甲的方法是______;
Ⅲ.40℃时,将30克甲放入50克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克;
Ⅳ.图中有关甲物质M、N两种状态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
a.都降低10℃,M、N溶质质量分数均减小
b.都恒温蒸发,M、N点均不动
c.都升高10℃,M、N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d.都加入10g水,M、N点均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瓶标签受损、没盖瓶盖且装有无色液体的试剂瓶,如图所示。
老师告诉大家,瓶内原有的液体只能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蒸馏水中的一种。为了判断瓶内是何种溶质,并确定试剂瓶的标签,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实验探究)
(1)从受损的标签信息看,大家一致认为该液体不可能是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________ | 该液体是碳酸钠溶液 |
(3)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准确,又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适量瓶内液体加入试管中,滴加过量Ca(OH)2溶液。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________ | 该液体中的溶质为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
(4)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 于是丙同学只改用了一种与乙同学所加物质类别不同的溶液,重新按照乙的方法进行实验,得到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与乙同学的完全一致,且结论完全正确。则丙同学改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实验结束后,最终得到的结论是:原试剂瓶标签_____________。
(反思与交流)
(1)为了不使标签破损,应如何正确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药品取完之后应及时密封保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金属是重要的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铜常用于制作导线,因为其具有良好的 。
(2)将纯铝和铝合金相互刻画,纯铝上留下明显划痕,说明 。
(3)对汽车部分钢铁部件进行喷漆可以防止其生锈,原因是 。
(4)如图,向一定量AgNO3溶液中加入铜和锌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的溶液甲和固体乙。
①若乙中含有锌、铜、银三种固体,则溶液甲中所含的金属离子符号为 ,此时向固体乙中加入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类型为 反应。
②若溶液甲显蓝色,是因为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此时固体乙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5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等相关部门正式发布了113号、115号、117号、118号元素的中文名称。下表是这四种元素的部分信息,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 | 中文名称 | 元素符号 | 汉语拼音 |
113 | Nh | nǐ | |
115 | 镆 | mò | |
117 | Ts | tián | |
118 | Og | ào |
A. Nh表示这种物质、
元素、1个
原子
B. 镆的元素符号是 mo
C.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117
D. 属于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1和图2是两个设计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在图2的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
(1)图1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
(2)在图1中的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利用图2与图1相比较它的优点是_____(答一点即可)
(4)氨水和硝酸铵(NN4NO3)都可用作化学肥料,计算100克硝酸铵(NN4NO3)中含氮元素的质量是______ 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