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金属X和非金属Y可直接化合生成化合物XY.甲、乙、丙三人分别做X和Y化合的实验,充分反应时每人所取用的X和Y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均为10g.有关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X的用量(g)Y的用量(g)得XY的量(g)
828
648
________________6
(1)利用表中的数据判断X与Y恰好完全反应时,X与Y的质量比是________.
(2)若丙同学在实验中得到 6g XY,请将丙同学所取用的X和Y的质量填入上表中.

解:(1)对比甲、乙两同学所用X和Y的质量及生成XY的质量:同样生成8gXY,甲实验Y的用量为2g、乙实验Y的用量为4g,则可得反应生成8gXY时需要消耗Y的质量为2g;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判断生成8gXY时消耗Y的质量为2g,则消耗X的质量=8g-2g=6g,则两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时,X、Y两物质的用量比为3:1;
(2)由反应中反应物X、Y两物质的质量比为3:1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丙同学实验中生成XY的质量6g,若X的用量=6g×=4.5g,此时Y的用量=10g-4.5g=5.5g;若Y的用量=6g×=1.5g,此时X的用量=10g-1.5g=8.5g.
故答案为:(1)3:1;(2)4.5g,5.5g(或1.5g,8.5g).
分析:根据甲、乙两同学实验数据,结合题设中“充分反应时,所用X和Y的质量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8.0g”,分析反应恰好完全反应时X、Y用量,判断恰好完全反应时X、Y用量比;利用所判断的恰好完全反应时X、Y用量比,由丙同学实验中生成XY的质量计算出实验中X的用量、Y的用量.
点评: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出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物的质量关系,再由此质量关系推断另一组实验数据,考查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在下表空格内填入相应的物质名称或化学式,并指出物质的类别(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
物质名称氩气________干冰________纯碱
化学式________Fe(OH)2________H2S________
物质类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1991年,我国著名著名化学家张青莲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元素(In)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下列关于铟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1. A.
    铟原子核外电子数49
  2. B.
    铟原子的质子数为49
  3. C.
    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4. D.
    铟元素为金属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右图为某厂生产的“超人”高钙片标签上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试计算:
(1)维生素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D3的化学式为C27H44O,则维生素D3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
品名:“超人”高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效成分:补钙
每片含钙:500mg
维生素D  100IU
食用方法:每日一次,每次1片
规格:2.5g/片
(2)碳酸钙(CaCO3)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3)该“超人”高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表中列出了一定压强和温度下每立方厘米活性炭所能吸附的常见气体的体积,分析表中数据与气体的组成、性质的关系,你认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1. A.
    每个气体分子所含原子个数越多,越容易被吸附  
  2. B.
    沸点越低的气体,越易被吸附
  3. C.
    气体是化合物时,易被吸附            
  4. D.
    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易被吸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双氧水(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 A.
    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2. B.
    它由许多的双氧水分子构成
  3. C.
    它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4. D.
    每个双氧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请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温度对微粒运动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消防售货员告诫人们:住房发生火灾时,要用湿毛巾捂住脸部,尽量靠近地面撤离火源.CO2密度比空气大,靠近地面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浓度会更大,二者有矛盾吗?难道燃烧产生的CO2密度会小于空气?
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某同学设计用如图的装置进行探究:在桌面上固定高低不同的二支蜡烛,将其点燃,用以模拟正在燃烧的物质,用大烧杯模拟小房间.当用烧杯扣住蜡烛后,不一会儿,上部的蜡烛先熄灭了,随后下部的蜡烛才熄灭.
结论:燃烧时产生的CO2的密度________空气(填“大于”、“等于”、“小于”),这是因为燃烧时产生的CO2的________比空气高的缘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1. A.
    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 B.
    分子是保持物质物理性质的最小粒子
  3. C.
    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4. D.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