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实验室用13g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同时可以得到硫酸锌多少克?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分析:根据锌的质量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
解答:解:设生成氢气、硫酸锌的质量分别是x、y,
Zn+H2SO4═ZnSO4+H2↑,
65        161   2
13g       y    x
65
13g
=
161
y
=
2
x

x=0.4g,y=32.2g,
答:用13g锌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的质量分别是0.4g和32.2g.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2个甲分子反应生成1个丙分子和3个乙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丙分子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B、参加反应的甲物质属于化合物
C、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1个乙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爆炸都是由燃烧引发的
B、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属于化学变化
C、铁的生锈属于缓慢氧化
D、俯视或仰视读取量筒内液体体积时,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是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的金属材料.
(1)酸菜等酸性的食物不宜用铁质器具长期盛放,因为
 

(2)为减缓海水对铁质海轮外壳的腐蚀,制造海轮时,会在海轮船底四周镶嵌比铁更活泼的金属.下列金属适宜船底镶嵌的是
 
(填选项).
A.Pb(铅)       B.Cu        C.Pt(铂)        D.Zn
(3)对铁“发蓝”处理,其表面将形成致密氧化膜而有效避免腐蚀.
①致密氧化膜能有效阻止铁锈蚀的原因是
 

②“发蓝”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如下,式中X的化学式为
 

36Fe+4NaNO2+9NaNO3+26H2O=12X+13NaOH+13NH3
③为检验“发蓝”处理的铁质零件表面是否形成致密氧化膜,将该零件浸泡于硫酸铜溶液中,发现零件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由此可知该零件“发蓝”处理效果
 
(填“好”或“不好”),因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如图装置图回答问题:

(1)某同学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备和收集氧气,他应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来制取.用装置E来收集,其原因的
 
,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
 
.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其反应
 

(2)若选用C收集氧气,你认为验满的方法是
 

(3)实验结束拆除装置后,发现试管炸裂,试分析造成此后果的可能原因
 
 
 
.(要求答出三点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杨阳同学为了测定汉白玉(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称取5.55g研碎的汉白玉粉末进行四次高温加热,冷却,称量,记录数据如表(杂质不参与反应):
操作次序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剩余固体(g)4.253.953.353.35
已知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问:
(1)第几次反应时碳酸钙完全反应.
(2)求完全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3)求汉白玉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简单的实验方案,验证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成分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请将主要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填入如表中: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用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再收集两瓶空气.
 
 
 
 
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比空气高
 
在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木条熄灭;空气中无明显变化
 
④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果A、B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C表示A、B反应的集合; 请你根据两圆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你能举出C反应的例子吗?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你认为“C2H5OH+3O2
 点燃 
.
 
2CO2+3H2O”属于
 
反应(填“A”“B”或“C”);“S+O2
 点燃 
.
 
SO2”属于
 
反应(填“A”“B”或“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A、CaO+H2O═Ca(OH)2  B、Ca(OH)2+H2SO4═CaSO4+2H2O
C、2KMnO4═K2MnO4+MnO2+O2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