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请你参与以下实验探究.
(1)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混合,直接观察不到明显现象,为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两位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小明同学通过如图1所示实验,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2KOH═K2SO4+2H2O.
②小红同学采取测定混合溶液pH的方法,先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钾溶液的pH,然后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当测定的pH等于7时,可证明发生了反应.
(2)为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小军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①把滴管里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滴入锥形瓶,振荡,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变大.
②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

分析 根据已有的酸碱中和反应、酚酞遇碱变红以及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 解:(1)①氢氧化钾呈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加入硫酸溶液变为无色,证明氢氧化钾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H2SO4+2KOH═K2SO4+2H2O;
②用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钾溶液的pH,pH大于7,然后向氢氧化钾溶液中滴加稀硫酸,边滴边测定混合溶液的pH,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则pH等于7,故填:等于;
(2)①把滴管里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滴入锥形瓶,振荡,可观察到气球变大,②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故填:①气球变大;②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锥形瓶内的压强变小.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碱的性质探究,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碱的性质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现有100mL20%的硫酸溶液,其密度为1.14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中含溶质20 gB.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6
C.该溶液中,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5D.该溶液中,溶液质量?溶剂质量=5?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73.4g.
(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可得出的结论是: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AgNO3═Cu(NO32+2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净化饮用水市场,国家规范了瓶装饮用水名称的使用,严禁概念炒作.
(1)你认为工业生产的纯净水是纯净物吗?不是(选填“是”或“不是”);
(2)生产厂家宣传称:“富氧水”中氧气的含量比普通水中的高.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正确;
(3)某些地方的水土中缺乏一些人体必需的元素或某些元素含量过高,都容易导致地方病的发生,如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就与碘元素的摄入量异常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澄清的河水C.纯净的NaCl溶液D.冰水混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ABCD
需区分的物质矿泉水和蒸馏水空气和呼出气体氯化钠和硝酸铵纯棉制品和涤纶制品
方案一加肥皂水搅拌带火星的木条加适量水溶解后测量温度变化观察颜色
方案二观察颜色澄清石灰水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灼烧闻气味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试剂中,能把稀硫酸、KOH、CaC12溶液一次性鉴别出来的是(  )
A.KCl溶液B.K2CO3溶液C.稀盐酸D.酚酞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15.5克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我国古代将炉甘石(ZnCO3)、赤铜(Cu2O)和木炭粉混合加热到约800℃,得到一种外观似金子的锌、铜合金.
试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ZnCO3加热可分解为ZnO;金属氧化物和木炭粉的反应可参照木炭还原氧化铜】ZnCO3$\frac{\underline{\;\;△\;\;}}{\;}$ZnO+CO2↑;C+2ZnO$\frac{\underline{\;高温\;}}{\;}$2Zn+CO2↑;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