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分析对比如图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粒子A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
B.粒子A与B都是原子
C.粒子A与B都不显电性
D.粒子A与B属于不同元素的粒子

分析 A、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为稀有气体元素,属于相对稳定结构;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B、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C、根据粒子A是原子不显电性,粒子B是阴离子显电性解答;
D、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
A、粒子A最外层电子数是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粒子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均为原子,粒子B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粒子A是原子不显电性,粒子B是阴离子显电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D、粒子A和粒子B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答案:A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了解粒子结构示意图的意义、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水和溶液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下面的溶解度表与溶解度曲线(图1),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溶解度/g
020406080
KNO313.331.663.9110169
NaCl35.736.036.637.338.4
Ca(OH)20.1730.1650.1210.1160.094
(1)A是硝酸钾 的溶解度曲线.
(2)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来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91 g.
(3)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想要得到纯净的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法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4)60℃时,向两个分别盛有50g NaCl和KNO3的烧杯中,各加入100g的水,充分溶解后为饱和溶液的是NaCl溶液;将上述烧杯中剩余固体全部溶解,变为不饱和溶液,下列方法能实现的是C E(填序号).
A.升温  B.加入该溶质   C.加入适量水
D.降温  E.加入足量该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5)如图2所示,烧杯A中是饱和的氢氧化钙溶液,向烧杯B中加入生石灰后,烧杯A中变浑浊,原因是生石灰与与水反应放热,使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而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有种元素化合价不变B.方框内生成的微粒构成单质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发生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钠有两种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Na2O2).氧化钠能和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钠(NaOH),过氧化钠和水也能生成氢氧化钠,还生成一种单质气体,此气体能供给呼吸,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这种气体和碳酸钠.
(1)写出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2O+H2O═2NaOH.
(2)写出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钠元素和钙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原子的电子层数不同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C.原子的中子数不同D.原子的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木炭、细铁丝、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的共同现象是(  )
A.都有气体产生B.都放出热量
C.都有淡蓝色火焰出现D.都有二氧化碳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氧气能跟所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C.氧气加压后可变为液体
D.带火星的木条一定能在含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复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生产的产品纯碱和副产品氯化铵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填名称),其溶液的pH>7(填“>”、“<”或“=”).NH3溶于水会得到氨水,将无色酚酞溶液滴入氨水中,溶液呈红色.
(2)写出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 $\frac{\underline{\;\;△\;\;}}{\;}$Na2CO3+H2O+CO2↑,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3)操作a的过程是蒸发浓缩、结晶、过滤.
(4)上述工艺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