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如图所示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能通过降温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
(2)在t2℃时,将5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33.3%
(3)t1℃时,用托盘天平称取15g a物质于一个烧杯中,再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加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即得a的饱和溶液.
①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则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填“饱和”、“不饱和”或“过饱和”)
②若称取a物质时a与砝码位置放反了(10g以下用游码),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为6.25%
(4)在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都适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C.
A.a>b>c      B.c>a=b      C.b>a>c          D.a=b>c.

分析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能通过降温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在t2℃时,将5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frac{50g}{150g}×100%≈33.3%$;t1℃时,用托盘天平称取15ga物质于一个烧杯中,再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加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即得a的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0g;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水实际量多了,则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称取a物质时a与砝码位置放反了(10g以下用游码),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frac{5g}{5g+75g}×100%=6.25%$;在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都适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升温后,a、b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质量分数减小.

解答 解:(1)在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能通过降温使其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是c,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答案为:c;
(2)在t2℃时,将5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frac{50g}{150g}×100%≈33.3%$;故答案为:33.3%;
(3)t1℃时,用托盘天平称取15ga物质于一个烧杯中,再用100mL量筒量取75mL水加入烧杯中充分搅拌溶解即得a的饱和溶液,因为在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是50g;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水实际量多了,则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若称取a物质时a与砝码位置放反了(10g以下用游码),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frac{5g}{5g+75g}×100%=6.25%$;故答案为:100;75;不饱和;6.25%;
(4)在t2℃时,将a、b、c三种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都适用的方法有: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故答案为: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5)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升温后,a、b的质量分数不变,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答案为:C;

点评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有关的计算要准确,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着火时用水浇灭
B.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用手电筒照明
C.用钢丝刷擦洗铝锅上的污垢
D.厨房天然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是配制好的稀盐酸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上的文字信息,进行计算:
某碳酸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该样品11g,放入烧杯中加水完全溶解后,滴加上述配制的稀盐酸至完全反应,最后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2)用去稀盐酸的质量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酸和碱、盐在生活中有很重要的用途.
(1)由于人的胃里含有盐酸,因此胃液分泌过多会引起胃病,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可缓解病痛.其治疗的化学原理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Al(OH)3+3HCl=AlCl3+3H2O.
(2)做馒头发酵面团时,会产生乳酸等有机酸,蒸馒头前需加进适量的纯碱或小苏打等碱性物质,它们相互作用产生了CO2气体(填化学式).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空.
(3)人被昆虫叮咬后皮肤红肿起泡,这是由于昆虫在皮肤内注入了少量甲酸所致,把少许如表所列的生活用品A或C(填编号)涂在被咬的皮肤上,痛痒便会消失.
物质ABCD
肥皂水食醋牙膏食盐水
pH1039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南京第二届夏季青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金银铜奖牌共计63枚.
(1)体育馆内照明的导线大多数是铜导线,用铜做导线是利用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2)砳砳(lèlè)是2014年南京青奥会吉祥物,其外材料为纯羊毛,内充PET纤维.PET纤维属于合成纤维(选填“天然纤维”、“合成纤维”).
(3)小彭同学想对家中一只10g手镯(银锌合金)中银的含量进行探究.在老师的指导下:他将该手镯放在烧杯中,用足量的稀硫酸分多次加入并与手镯充分反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如果小彭同学用所得的纯银制作一枚戒指,其质量不会超过4.8克.
②试计算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在答卷纸上写出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人类在1825年获得金属铝.当时价格非常昂贵,称为“银色的金子”.直到19世纪后期铝价格大大下降,使铝成为当今广泛应用的金属材料.铝的熔点660℃,氧化铝的熔点2050℃.铝常温下既能与酸反应,还能与强碱(如NaOH)反应,是一种两性金属.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源之一”加以控制.
(1)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CD(填序号)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铝只能与酸反应,不能与碱反应
C.铝是人类最早生产和使用的金属       D.铝保存时间较长,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2)用坩埚钳夹住一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摇晃,发现熔化的铝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者,原因是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的熔点高.
(3)胃酸过多常用胃舒平治疗,胃舒平主要成分为Al(OH)3,试写出服用胃舒平后,胃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Al(OH)3+3HCl═AlCl3+3H2O.目前这种胃药已不常用,原因主要是铝在人体内积累可使人慢性中毒.
(4)用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下反应,产生铁和氧化铝,放热,生成铁水填充短轨间缝隙,将短轨连接成长轨,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填反应基本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已知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发生的主要反应:C+2CuO$\frac{\underline{\;高温\;}}{\;}$2Cu+CO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假设反应物已完全反应)作如下探究:
探究一:检验红色固体产物的成份
【查阅资料】Ⅰ.木炭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Ⅱ.Cu和Cu2O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Ⅲ.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该实验的红色固体产物中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与假设】
假设1:红色固体只含Cu;       假设2:红色固体只含Cu2O;
假设3:红色固体为Cu和Cu2O的混合物(请补充完成假设3).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若无明显现象假设1成立
若固体部分(选填“全部”或“部分”)溶解,溶液由无色变蓝色假设2和假设3均成立
探究二:测定该实验红色固体产物中Cu2O的含量
该化学兴趣小组经交流讨论后,设计了如下方案:
【方案】称取5.00g的红色固体,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去,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1)装置a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稀盐酸有挥发性,干扰实验;
(2)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若不加装置b,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3)装置c中涉及的反应化学方程式Cu2O+H2$\frac{\underline{\;\;△\;\;}}{\;}$2Cu+H2O;
(4)装置e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d装置,若不加装置e,实验结果会偏大(“偏大”或“偏小”);
(5)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
①连接仪器;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关闭K2,打开K1,通氢气一段时间以赶尽装置内原有的空气,其目的是:a.防止空气中的H2O和CO2进入装置d干扰测定;b.防止发生爆炸,检验空气是否赶尽的方法是:在K1处用小试管收集气体,进行验纯;
④打开K2,关闭K1
(6)经测定反应前后装置d的质量分别为100.00g、100.18g,计算产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最后结果保留小数点后1位);
【交流与反思】
方案中利用同样的装置,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c(填“a”、“b”或“c”)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根据实践经验,你认为下列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
A.用灼烧法鉴别羊毛和化纤
B.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C.加熟石灰粉末研磨,区分氯化铵和硫酸铵
D.用紫甘蓝和酒精溶液制酸碱指示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3.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已知:2NaOH+SO2═Na2SO3+H2O
①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瓶内气压减小
B.步骤②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至与大气压相等
C.步骤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步骤③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