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根据下列实验的创新与改进,回答问题。
(1)取两支试管、导管、胶皮管和弹簧夹组成下图装置,并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装置 | 实验步骤 |
①打开弹簧夹K1、K2,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试管A、B中的白磷均无明显现象。 ②改通入氧气,试管A白磷燃烧,试管B无明显现象。 ③试管A白磷燃烧后冷却,测得溶液pH=1.65 |
①通入氧气后,试管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往试管A中的溶液里滴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呈______色。
(2)实验小组用pH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实验操作和测定结果如图所示:
①该实验中,甲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溶液(填化学式)。
②能说明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热水中的白磷通N2时不燃烧,通O2时却能燃烧 红 NaOH 溶液的pH不断变大,最后超过了7
【解析】
(1)①通入氧气后,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试管A中的白磷无明显现象,通入氧气后,试管A中的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故填:热水中的白磷通N2时不燃烧,通O2时却能燃烧;
③试管A白磷燃烧后冷却,测得溶液pH=1.65,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故填:红;
(2)①由图可知,一开始,pH<7,随着反应的进行,pH逐渐增大至大于7,故该反应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盐酸中,故甲溶液是:NaOH;
②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盐酸显酸性,pH<7,氯化钠显中性,pH=7,氢氧化钠显碱性,pH>7,故溶液的pH不断变大,最后超过了7,说明氢氧化钠和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填:溶液的pH不断变大,最后超过了7。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_______;
(2)“曾青(CuSO4)得铁化为铜”______;
(3)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胶体原子”,创造新型粒子的方法实际上是将自然界对原子的自然属性运用在了胶体领域中。则回答:
(1)下列有关分子和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有____(填序号)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b.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都可分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甲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最小,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与乙可形成常温下呈液态的两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和_____,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两种物质的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科学家们制造出“自我组装”粒子,采用来实现特殊粒子的组织化,设计出灵活性的三维结构,则这些特殊粒子可用于制造新材料,可运用到哪些领域?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二者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反应的微观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据图回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
A 反应前后溶剂质量不变
B 反应后溶液呈中性
C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果果上网查询资料发现:图1是1990年和2005年世界各类能源在消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巨大的能源消费导致全球性的能源危机,更要求全社会关注和参与绿色消费。则:
(1)根据你所学的有关能源知识和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石油在1990年和2005年的世界各类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最大
B煤炭和石油等能源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产生酸雨的主要原因
C2005年石油的需求总量一定小于1990年石油的需求总量
D图中的水能是指水的化学能
(2)绿色消费要选购和使用绿色产品,图2是中国绿色消费推荐品牌,则你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绿色消费行动,可以考虑哪些方面呢(至少要求两点)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化学实验室现有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但实验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若要把20.0 g上述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________ g。
(2)过氧化钙(CaO2)常用于活鱼运输时的增氧剂,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某过氧化钙样品中含有少量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杂质,取该样品15.0 g投入盛有108.0 g水的烧杯中,缓慢搅拌,充分反应,最终收集到氧气质量为3.2 g,计算该样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下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B、D、E都属于氧化物,且A、E为黑色固体;B、D是由相同元素组成;C、Y、Z为无色气体,其中Y有毒;X是最常见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_;
(2)反应③中具有还原性的物质的化学式 _;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⑤中G物质除有机物(如甲烷)外,还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科研团队研制一种高通量呼出气体检测的新技术。某小组对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的探究实验中,进行下列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有什么不同?
(设计实验)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装置中应该装的化学试剂为__________。
(2)首先,由导管口B端____(填“吸气”或“呼气”)约 30s,观察到化学试剂无明显变化。
(3)然后,由导管口A端___(填“吸气”或“呼气”)约 30s,可观察到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评价)(4)综合上述实验结果可知,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所含的二氧化碳比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要___(填“低”或“高”)。
(拓展应用)(5)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达到1%时,人会感到气闷,达到5%时,眩晕,甚至晕倒,达到10%就会窒息,某种场合对病人进行人工呼吸却将人能救活,由此推测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不超过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