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定温度下,将某Na2SO4溶液恒温蒸发10克水,得到晶体沉淀3克,若将该溶液恒温蒸发20克水,则析出晶体7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该温度下,Na2SO4溶液的溶解度是20克
C、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3%
D、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15克水,会析出5克晶体
考点: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
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
分析: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析出晶体以后溶液就饱和了,比较两次蒸发可以发现,说明20克水和5克晶体组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然后根据溶解度的概念写出关系式即可.
解答:解:根据题目信息可知,析出晶体以后溶液就饱和了,比较两次蒸发可以发现,说明20克水和7克晶体组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设物质的溶解度是S.
S
100
=
7g
20g
得:S=35克;故B错误;
∵从第二次蒸发水可以看出,每蒸发10克水,就会析出晶体3.5克;每蒸发5克水,就会析出晶体1.75克;但是第一次蒸发掉10克水,就析出晶体3克,说明原来溶液不是饱和溶液,故A错误.
若将原溶液恒温蒸发15克水,会析出3g+1.75g=4.75g克晶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这个题的关键是找出饱和溶液的关系式,即20克水和7克晶体组成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苹果中富含苹果酸,苹果酸的化学式为C4H4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苹果酸分子中含有12个原子
B、苹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6g
C、苹果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比为1:1
D、苹果酸中C、H、O三元素的质量比为4:4: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是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下列关于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铁生锈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B、表面涂漆以防止铁生锈
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D、保持铁器表面洁净有利于防止铁生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50℃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形成75gA的饱和溶液
C、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D、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将至20℃时,所得溶液仍然都是饱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对一些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
 事实解释
A二氧化碳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物质组成元素不同,分子结构也不同
B0℃时水结成冰,而海水在-1.9℃才会结冰海水中溶解的盐,使其凝固点降低
C蒸发水和电解水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变化变化中,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后者有新物质生成
D溶液和溶液的颜色不同两种溶液中的阴离子不同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主要研究物质的组成、
 
、性质以及
 
的科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欲测定一待旅游开发的溶洞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进行如下实验:
(1)取样.他们准备从溶洞的底部取样,请你设计用集气瓶取回一瓶空气样品的方法:
 

(2)测定.用150mL的注射器从集气瓶中抽取100mL气体样品,按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则乙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
 
.待实验结束后,量筒内水的体积为99mL,此数据是
 
(填序号)的体积数.
A.二氧化碳     B.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   C.空气中除二氧化碳以外的所有气体
(3)计算.洞底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4)为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让溶洞向游客开放,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降低溶洞内二氧化碳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3瓶无色、无气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点燃每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有水滴出现,而A火焰上方的烧杯壁上没有水滴.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震荡,A、B烧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C烧杯内没有变化.
试推断A、B、C分别是什么气体,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请你判断清楚后分别写出A、B、C的化学式:A是
 
 B是
 
C是
 

(2).请你认真思考后分别写出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②
 
;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干燥纯净的KClO3和MnO2的混合物13.32克,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称量剩余物质量为9.48克,求①生成氧气的质量;②剩余物质各是什么?质量分别是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