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6.甲醛(化学式是CH2O)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有毒,生产上可以作为防腐剂,在生产服装布料的过程中加入甲醛可使服装达到防皱效果.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甲醛是有机物
B.可以用甲醛浸泡海鲜防腐
C.用甲醛溶液浸制动物标本
D.若买回的服装中有残留甲醛,可用水洗去

分析 A、根据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进行分析;
D、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分析解答;
D、根据甲醛易溶于水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由甲醛的化学式CH2O可知,甲醛是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浸泡海鲜防腐,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失去原有的生理功能.因此细菌等的细胞组织就会受损,细菌不能繁殖,从而达到防腐的作用,可用甲醛溶液来浸制动物标本,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甲醛易溶于水,若买回的服装中有残留甲醛,可用水洗去,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点评 掌握甲醛的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取一定量碳酸钙固体,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冷却,对剩余固体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剩余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Ⅰ.全部是氧化钙Ⅱ.氧化钙和碳酸钙Ⅲ.全部是碳酸钙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振荡,有白色不溶物.甲同学据此认为试管中的固体有碳酸钙.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剩余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其理由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也可能产生白色不溶物.
(2)乙同学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感觉发热,据此得出猜想Ⅲ不成立(填“成立”或“不成立”).乙同学继续向试管中加入几滴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认为猜想Ⅰ成立.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猜想Ⅰ成立,其理由是如果稀盐酸不足以和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反应时,即使固体中含有碳酸钙,也不产生气泡.
(3)丙同学设计实验证明了猜想Ⅱ成立.丙同学的实验方案是实验步骤:取一定量的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触摸试管外壁,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实验现象:试管外壁发热,产生气泡(要求写出实验的操作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模型中可以表示单质的是(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酸雨是pH小于7的显酸性的雨水
B.铁制品表面涂一层铝粉,可以防锈,说明铝没有铁活泼
C.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可以用木炭代替
D.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可以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列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实验,请回答: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frac{1}{5}$,可能的原因是红磷量不足(填一条即可).
(2)B实验证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CO2密度比空气大.
(3)C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1:2.
(4)D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烧杯B中液体逐渐变成红色.
(5)E实验中,烧杯中的水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隔绝氧气和升高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我国南方某省生产的大米重金属镉(Cd)严重超标,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经调查,确认其主要原因是该省部分地区水田中土壤的pH<5.6,使土壤表层不溶于水的镉离子转化为具有活性的镉离子.实验测得土壤中活性镉离子占总镉离子的质量分数与水溶液的酸碱性的关系如图所示.
(1)该地区某次的降雨的pH为4.8,此降雨是(填“是”或“否”)为酸雨;
(2)根据如图,你得出的结论是:水体酸性越强,土壤中活性镉离子占总镉离子的质量分数越大;
(3)①试分析该地区大米中镉超标的可能原因:该地区水体酸性过强,使土壤表层不溶于水的镉离子转化为具有活性的镉离子,而被水稻吸收;
②播种前,若要施一种化学物质以降低酸度,你可选用的是BD.
A、NaOH        B、Ca(OH)2      C、CaO         D、浓氨水
(4)由图可知,水田中的pH值最好控制在D.
A、pH<5.6        B、pH>8        C、pH>9        D、pH≈7.2
(5)某造纸厂废水中含NaOH的质量分数为1.6%,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20%),可以处理的废水质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钚(Pu)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的核电荷数为94,相对原子质量为239,则钚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
A.94B.145C.239D.3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将宏观、微观和化学用语、化学实验联系在一起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化学用语表示: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stackrel{+3}{Al}}_{2}{O}_{3}$;
(2)A、B、C、D表示四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如图1所示:
①从微观角度看,B图表示:3NH3(填化学符号);
②从宏观角度看,图1中表示混合物的是CD(填字母符号)
(3)微观示意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化学反应的宏观事实.图2表示的是向滴有紫色石蕊的稀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据图分析可知,溶液颜色最终呈蓝色,该反应的微观本质是盐酸电离出的H+和氢氧化钙电离出的OH-结合成H2O分子.(H++OH-═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1是“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的生产流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后面的问题:

(1)步骤③需要进行的操作是加热(填写“过滤”、“加热”之一)
(2)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原理是NaCl+NH3+CO2+H2O═NaHCO3↓+NH4Cl,过程中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c(选填字母)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
(3)如图2是氯化铵和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温度为t1℃时,NH4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将温度为t1℃的NH4Cl,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2℃,此时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H4Cl等于NaCl(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③若某温度时NH4Cl的饱和溶液中溶解有少量的NaCl,若用实验方法得到大量的NH4Cl晶体,所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