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铁生锈B.纸张燃烧C.冰雪融化D.苹果腐烂

分析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 解:A、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纸张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苹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和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二氧化碳相比较,不正确的是(  )
A.反应都不需要加热B.所用药品的状态相同
C.反应都是分解反应D.都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是气体,D是黑色固体,E是液体;其中C和D内含同一种元素;B和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A、C、E内含有同一种元素.五种物质间的转变关系是:①E$\stackrel{通电}{→}$A+B  ②A+D$\stackrel{点燃}{→}$C
根据以上回答问题:
(1)写出B、D的名称:B氢气,D碳;
(2)A、C、E含有的同一种元素的符号是O;
(3)反应A+D$\stackrel{点燃}{→}$C 的符号表达式是C+O2$\frac{\underline{\;点燃\;}}{\;}$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人类日常生活和生产离不开水.
(1)水常用于灭火,其灭火原理是降温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实验室常用蒸馏方法得到纯净的水.
(3)海水晒盐的原理是通过蒸发溶剂结晶,使NaCl析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同学们利用如图做了如下实验(A、B、C中盛放有不同的药品):
(1)若将某红棕色固体放入B中,打开K1、K2,将A中的盐酸加入B中,关闭K1,观察到B中溶液变为黄色,一段时间后,盛水的C中导管口有大量气泡冒出,B中溶液变为浅绿色,B中固体中所含的元素一定有Fe和O.B中发生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
(2)若B中放入氢氧化钠固体,打开K1、K2,将A中的盐酸加入B中,立即关闭K1、观察到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C中水流入B中,则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同学们认为“C中的导管口有气泡”的原因有: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②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使空气膨胀逸出;③注入的盐酸在广口瓶中占据一部分体积,使空气被排出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对下列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的现象,说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B.实验中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收集满氧气
C.实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实验中生成了氢气和氧气,证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COB.空气C.NO2D.KCl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类推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以下类推正确的是(  )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则分子也不能再分
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则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保持的
C.氢气点燃前需要验纯,则可燃性气体点燃前都需验纯
D.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则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