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B.酒精挥发C.矿石粉碎D.电灯通电发光

分析 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 解:A、燃放烟花爆竹的过程中,火药爆炸能生成硫化钾、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的过程中,只是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矿石粉碎的过程中,只是矿石的形状发生了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电灯通电发光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点评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状态、形状、颜色的变化,但是有这些现象出现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要注意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可用加热高锰酸钾来制氧气
B.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C.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frac{1}{5}$
D.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CO;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CO2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H2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
(1)根据图1和图2回答下列问题.
①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AC;
A.水分子不断运动    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
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    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
②图2的试管A中的气体是氢气,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试管B中的气体是氧气,可以用带火星木条检验;一段时间后在试管A、B中生成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2:1,生成的气体聚集在试管上部,由此说明这两种气体具有的性质为难溶于水;
③分析图2可知,在电解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水分子发生了改变    B.氢原子和氧原子没有发生变化
C.水分子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D.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
(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呈黄色,有异味,浑浊,有固体小颗粒.
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①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溶液,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填操作名称),该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有ACDF.
A.带铁圈的铁架台   B.酒精灯    C.漏斗  D.玻璃棒    E.量筒   F.烧杯
实验过程中发现该操作比预期的时间长得多,可能的原因是滤纸没有紧贴在漏斗内壁上.(写出一条即可)
②再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吸附性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该过程属于物理(填“物理”或“化学”)变化.某同学采用图3所示装置进行此步操作,其中水样从下端入水口进入的主要目的是减缓水的流速,使得活性炭充分吸附水中的杂质.
(3)硬水会给生产、生活带来许多不便.
①检验一份自来水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的方法为取少量自来水样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肥皂水,振荡.若水中产生大量泡沫,说明白米水为软水,若没有或者少有泡沫,有大量浮渣产生,则说明自来水为硬水.
②生活中可以通过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硬水在煮沸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碳酸氢钙$\stackrel{加热}{→}$ 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根据以上信息推测:碳酸氢钙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填物理或化学);长期烧水的水壶内会有水垢,水垢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
(4)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可以生成水,该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描述.

上述变化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stackrel{一定条件}{→}$水;你从图中还可以看出的信息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只填一条即可).
(5)某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导管口有淡蓝色火焰,将冷而干燥的烧杯倒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用手触摸烧杯感觉非常烫.氢气燃烧是一个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据此可得到氢气具可燃性质,利用这一性质氢气可作燃料,其突出优点是燃烧的生成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小蔡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
[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热量放出.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1)打开如图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处,木条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瓶中的空气受热膨胀,因此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看到有气泡产生.
实验二: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
(3)小明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2CO3,小军认为不可能.为了证实小军的看法,请你设计一个证明CO32-不存在的实验: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取少量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生成物中没有CO32-
(4)小军取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发现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说明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呈碱性;
【表 达】小军根据实验探究的结果,写出了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发现问题】小娟发现在小军的实验中,试管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后,一会儿又变成无色.
【深入探究】实验三:探究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后,变成红色的溶液为什么会褪色?
小娟经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将有关现象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实验方案实验现象
1将水滴入盛有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配制成溶液,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反应激烈,有大量气体产生,并能使木条复燃
 取三份实验1所得溶液分装于三支试管中是进行如下实验:
2①第一份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
②第二份中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③第三份中先加水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
①溶液变蓝且长时间不褪色
②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③溶液显红色,半分钟内褪色
3①称取3.9g过氧化钠固体,逐滴加入约50mL水.
②待不再产生气体,10min以后,加入用小纸片包好的MnO2,迅速塞紧双孔塞,轻轻摇动反应器,纸包自动散开,MnO2与溶液开始接触.
①测得氧气体积为185mL左右
②又产生大量氧气,至反应完全以后,又测得产生了374mL氧气(两次测定条件均相同)
(5)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过氧化钠和水反应除了小军写出的反应外还存在另一个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Na2O2+2H2O═2NaOH+H2O2
(6)综合分析上述实验,猜想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物质是H2O2,请你用实验1所得的溶液,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在实验1所得溶液中加入少许MnO2,静置到无气体产生时,再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且不再褪色.
(7)根据实验3测得的气体体积说明了水与Na2O2反应生成的H2O2约有$\frac{1}{3}$发生分解.
【反思与评价】根据小娟的实验探究方案,请你再提出一个需要探究的问题H2O2使变红的酚酞褪色的原因是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较早用实验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
A.阿伏加德罗B.伽利略C.拉姆齐D.拉瓦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体现了化学学习的以下特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例如:蜡烛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蜡烛的化学性质能燃烧.
(2)关注物质的变化;例如:受热的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时发光、放热的现象,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等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分离液态空气
B.加热高锰酸钾
C.分解过氧化氢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
(1)相信你在D处还可以写出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
(2)若用图1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试管    ②集气瓶;
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若先熄灭酒精灯,试管温度下降,气压减小,水槽中的水会倒吸入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试管口未放棉花;如果收集到的氧气不纯,可能有哪些原因造成(写2种原因)
①集气瓶内没有装满水;②有气泡冒出时就立刻收集.
(3)若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供选用的装置如图2:

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甲”或“乙”);若用丙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选填“a”或“b”)端导入.如何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口,如木条复燃说明已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元素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B.绿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