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有关操作如下图,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B.
制气
C.
收集
D.检验二氧化碳

分析 A、根据检查气密性的方法解答;
B、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进行解答;
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进行解答;
D、根据二氧化碳气体检验方法解答.

解答 解:A、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夹住止水夹,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水,若水流下后液面不再下降,则证明气密性好,故正确;
B、实验室应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不能用稀硫酸,故错误;
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长管通入,故错误;
D、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用澄清的石灰水,故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实验操作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创建文明城市”要求我们要“文明交通”,如不能酒驾.重铬酸钾(K2Cr2O7)常用于检测酒驾,重铬酸钾(K2Cr2O7)中铬元素(Cr)的化合价为(  )
A.+12B.+9C.+6D.+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从微观角度说明,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
(2)下列微观示意图中,能表示化合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3个分子的是AB.

(3)A、B、C、D表示四种物质,在高温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①反应后,生成C和D两种粒子的个数比为1:3.
②若有3g D生成,参与反应的A质量为8 g.
③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bc.
a.B和C属于氧化物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改变       d.A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能再分
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C.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D.离子是由原子中质子数发生得失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物质燃烧的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磷在空气中燃烧、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白雾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在下列除杂实验设计中,方法错误的一项是(  )
选项实验目的方法
A除去铜粉中少量铁粉加入过量稀盐酸、过滤、洗涤、烘干
B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CuCl2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过滤
C除去CaO中少量的CaCO3高温充分煅烧
D除去氢气中少量的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2CO3溶液和浓硫酸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0.我国提出“一带一路”为世界发展提供的新思路,加强各国交通互联互通假设是一项重要内容,我国的高铁就是一张靓丽的国家名片,依此思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高铁的无缝钢轨是用钢(钢是铁的合金)而不用铁的原因是耐腐蚀.
(2)无缝钢轨,是利用铝热剂把短钢轨焊接起来的.铝热剂的成分是铝粉和氧化铁粉,用电火花引燃生成铁和铝的氧化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
(3)建设高铁的钢铁材料是利用铁矿石冶炼出来,写出用磁铁矿石(主要成分四氧化三铁)在高温下和一氧化碳反应冶铁的化学方程式4CO+Fe3O4$\frac{\underline{\;高温\;}}{\;}$3Fe+4CO2
(4)把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反应中溶液质量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b点时,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哪些?(写离子符号)
②写出bc段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③d点时过滤,得到的滤渣中有哪些物质.
(5)把10g钢轨样品,放到足量的盐酸中反应完全,共收集到0.35g氢气,计算钢轨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茶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某化学研究小组测定茶叶中钙元素含量的实验方案如下:(已知茶叶中铝、铁元素对钙离子的测定有影响,所以要预先除去,溶液中铝离子、铁离子完全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的pH在6左右,加热有利于沉淀聚沉)
①称取100g干燥的茶叶,充分灼烧使茶叶灰化,再用研钵磨细后移入烧杯中,然后加入200mL盐酸,搅拌、过滤、洗涤.
②向步骤①所得滤液中逐滴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调节溶液的pH为6~7左右,再加热煮沸30min,过滤后得到滤液和沉淀.
③向步骤②所得的滤液中加入足量无水碳酸钠,充分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得到滤液和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
(1)茶叶中丰富的有机物来自于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请书写其文字表达式二氧化碳+水$→_{叶绿素}^{光照}$葡萄糖+氧气
(2)步骤①中灼烧灰化的目的是除去有机物.
(3)步骤②中加热煮沸30min的目的是加快氢氧化铝、氢氧化铁的沉降.
(4)计算茶叶中钙元素的含量还需要测定的数据是步骤③中沉淀的质量.
(5)下列课本中的哪一个实验,与上述科学研究方法最相似?B
A.探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  B.奥斯特实验证明电流周围存在着磁场
C.研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D.探究在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气体是由什么反应生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认识物质及其变化,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至关重要.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酒精挥发B.矿石粉碎C.玉米酿酒D.干冰升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