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根据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鉀$\stackrel{加热}{→}$锰酸鉀+二氧化锰+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该装置需进行改进的方法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或D(写出装置代号).
(3)装置B是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写出药品名称)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该方法比用加热高锰酸钾方法的优点表现在操作简单,节约能源(至少写一点)

分析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进行解答;
(2)根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以及氧气的性质进行解答;
(3)根据装置B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进行解答.

解答 解:(1)图中标有①②序号的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酒精灯;故填:试管;酒精灯;
(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所以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该装置需进行改进的方法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鉀$\stackrel{加热}{→}$锰酸鉀+二氧化锰+氧气;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C或D收集;故填:高锰酸鉀$\stackrel{加热}{→}$锰酸鉀+二氧化锰+氧气;A;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C或D;
(3)装置B适用于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可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该方法比用加热高锰酸钾方法的优点表现在:操作简单,节约能源.故填: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现有两杯水,一杯是自然水硬度较大,一杯是蒸馏水,鉴别两杯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某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1)写出A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磷+氧气$\stackrel{点燃}{→}$五氧化二磷;
(2)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在水中取下胶塞,试管中液面上升(如图B所示).请用理化知识解释其中原因白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试管内液面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3.某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烧杯①烧杯②烧杯③烧杯④烧杯⑤
加入样品的质量∕g1010101010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1020304050
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质量∕g0.881.76X3.523.52
(1)表中X的值为2.64;恰好完全反应的烧杯是④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铁架台,b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用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气体发生装置(填字母代号),此法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当用C收集氧气时,当看到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表明气体已收集满.
(3)组装仪器时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的操作时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即可把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4)实验室制取H2气体时,既可用C或E装置收集.由此推测H2所具有的物理性质是bc(填序号).
a.密度大于空气b.难溶于水c.密度小于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一种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26 kg,已知其质子数比中子数少4个.(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求该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求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请仔细观察如图,指出倾倒液体操作中的错误之处:
(1)瓶塞没有倒放.
(2)标签没有向着手心.
(3)瓶口没有紧挨着试管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
钙元素Ca;一氧化碳CO;水H2O.
(2)二氧化碳由CO2构成.
(3)将光亮红色的铜片火焰在火焰上加热,看到的现象是红色变黑色,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铜+氧气$\stackrel{加热}{→}$氧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和收集装置.

(1)标号②仪器的名称是集气瓶.
(2)若实验时发现B装置试管外壁有水,则要先用抹布擦干,再加热.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B(填字母序号),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若用装置C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集满.
(4)同学们还归纳了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先”“后”规律,正确的是ABD.
A.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实验
B.先预热,后加热
C.先熄灭酒精灯,后撤出导管
D.组装仪器时,先下边后上边,先左边后右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