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水和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如图1三个操作中,能够证明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是______(填序号)。图C活性炭的作用的是______________。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2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改变温度(不考虑溶剂变化):
①在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 ℃升温到t3 ℃,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______。
②在t3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在100 g的水中配成饱和溶液,从t3 ℃降温到t1 ℃时,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
③t3 ℃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4)水是重要的溶剂,用10%氯化钠溶液配制2%的氯化钠溶液500 g,需要向1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____________
【答案】B 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A中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B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乙>甲>丙 甲>乙>丙 4:9 400g
【解析】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了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图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A与图B中所发生的变化的本质不同是:A中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B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3)①在t1℃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最大,甲、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升高温度,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减小,应该按照t3℃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从t1℃升温到t3℃,三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乙>甲>丙;
②在t3℃时,甲、乙、丙三种物质分别在100g的水中配成饱和溶液,从t3℃降温到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最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没有固体析出,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关系为:甲>乙>丙;
③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80g:180g=4:9;
(4)用10%氯化钠溶液配制2%的氯化钠溶液500 g,设需要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x×10%=500g×2%,x=100g,故需要加水的质量为:500g-100g=400g。
故答案为:(1)B;吸附水中色素和异味;
(2)A中分子间隔发生了变化,B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
(3)①乙>甲>丙;②甲>乙>丙;③4:9;
(4)400g。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三种常见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和C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B.欲除去A溶液中少量的B物质,常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C.t1℃时,将80gA的饱和溶液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70g
D.t2℃时,将A、B、C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土豆是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物质,是餐桌上的美味食材。
表1鲜土豆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每100g)
蛋白质/g | 脂肪/g | 淀粉/g | 钙/mg | 磷/mg | 维生素C/mg |
1.5~2.3 | 0.4~0.94 | 17.5~28.0 | 11~60 | 15~68 | 20~40 |
土豆切开后发生褐变,用水浸泡能防止褐变,但会引起营养物质流失。用土豆片进行实验,测得其食用品质、淀粉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随浸泡时间的变化如下:
土豆变绿、发芽时,龙葵素含量显著增高,而龙葵素多食可导致中毒,就算是把变绿、发芽的部位削掉,也不宜食用。除食用外,土豆还可以作为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化工、纺织、造纸等工业中。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表1中的“钙”指的是________(填“元素”或“原子”)。
(2)由图1可知:60min内,______(填序号)。
A浸泡30min比10min脆性分值高
B浸泡10min,硬度、咬碎感均无明显变化
C随着浸泡时间的增加,粘结性、弹性分值均降低
(3)由图2可知:土豆片的淀粉含量与浸泡时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4)変绿、发芽的土豆不宜食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
A土豆是四大粮食作物之一 B土豆中维生素C含量最高
C用水泡可防止土豆片褐変 D土豆开发应用的前景广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很多物质反应,某同学用手掌总结氧气的化学性质如图所示,手指上的物质能与掌心的氧气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铁既能在纯氧中燃烧也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B.通过P或S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点燃甲烷等可燃性气体前,都要先检验可燃气体的纯度
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发出耀眼的强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丙三位同学发现实验台上有一瓶标签残缺的试剂(如图),他们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这是一瓶什么溶液?
(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的猜想是Na2SO3溶液;乙同学的猜想是Na2SO4溶液,你的猜想是____(写化学式,只写一种)。
(查阅资料)
(1)白色沉淀BaSO3不溶于水,但能溶于稀盐酸。
(2)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将BaSO3被氧化成BaSO4。
(3)Na2SO3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SO2,S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进行实验)
I.甲同学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甲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而乙同学认为甲的结论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乙同学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做了如下实验:
取适量的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再滴加过量稀硝酸,现象为___________,乙同学认为自己的猜想成立。
III.激发丙同学对乙同学的猜想又提出了质疑,丙认为加BaCl2和稀硝酸,Na2SO3也能产生沉淀,为了验证自己的观点,做了如下实验:
步骤 | 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1 |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 | ______。 | 无 |
步骤2 | 向步骤1的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溶液 | _____。 | 此溶液不是Na2SO4溶液。 |
步骤3 | 将步骤2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 品红溶液褪色。 | ____。 |
写出丙同学实验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我国规定面粉增白剂从5月1日起禁止用于面粉加工。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最大剂量为0.06g/kg。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C14H10O4)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下列关于过氧化苯甲酰说法正确的是( )
A.过氧化苯甲酰属于一种氧化物
B.过氧化苯甲酰中碳的质量分数为69℅
C.过氧化苯甲酰是由1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
D.面粉中添加过量的增白剂没有任何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活火山发生连续多次喷发,大量火山灰冲入数百米高空,将影响当地民众正常生活,飞机航班无法正常运行,设置禁飞区。回答下列问题:
(1)火山喷发物岩浆主要来自地球深层,炽热的熔岩流喷出后将逐渐冷却形成岩石,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 (填序号)
A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B人类活动是导致火山喷发的主要原因
C喷出的二氧化硫会导致酸雨增多
D炽热熔岩冷却形成岩石发生物理变化
(2)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___(填序号)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3)火山灰里含有大量的硅酸钙,Si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钙的化学式为_____,试举出火山灰在生活与生产中的用途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_____。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
(3)t2℃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钾的方法是_____。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都是饱和溶液
B 溶液质量a<b
C 溶质质量a=b
D 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