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研究由Fe2+制备Fe(OH)2的过程中,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按照如图进行实验,容器A中的反应开始时,活塞C处于打开状态,一段时间后,关闭活塞C,容器A中的反应仍在进行.最终在B容器中观察到白色沉淀(填“A”或“B”)
【探究思考】实验表明上述实验中出现白色的沉淀会逐渐转变为灰绿色或绿色,那么如何解释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呢?
(1)甲同学查阅资料后,得到Fe(OH)2如下信息:
资料名称物理性质描述化学性质描述
《化学辞典》,顾翼东编,1989年版P637白色无定形粉末或白色至淡绿色六方晶体与空气接触易被氧化,将细粉喷于空气中,则立即燃烧出火花
《大学普通化学(下册)》傅鹰著P637白色沉淀此沉淀易被氧化成微绿色Fe3(OH)8
《普通化学教程》(下册)P788白色能强烈吸收O2,迅速变成棕色Fe(OH)3.这时作为氧化的中间产物为土绿色,其中含有Fe2+、Fe3+
阅读该资料后,你对上述实验中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的解释是:由于Fe(OH)2部分被氧化,混入少量的Fe(OH)3
资料中提及的微绿色Fe3(OH)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可写成FeO•Fe2O3•4H2O.
(2)乙同学依据配色原理:白色和棕色不可能调配成绿色或灰绿色的常识,认为绿色可能是形成Fe(OH)2•nH2O所致.用热水浴的方式加热“方法一”中生成的绿色沉淀,观察到沉淀由绿变白的趋势.
加热时,“方法一”中弹簧夹C应处于打开状态,容器A中的反应须处于发生状态.该实验中支持乙同学观点的化学方程式:Fe(OH)2•nH2O$\frac{\underline{\;\;△\;\;}}{\;}$Fe(OH)2+nH2O.
(3)欢迎你参加该研究小组的讨论,请提出一种在研究由Fe2+制备Fe(OH)2的过程中,有助于对沉淀由“白”变“绿”的现象进行合理解释的实验设计新思路.向Fe2+和Fe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生成的沉淀的颜色是否为灰绿色.

分析 根据所设计实验装置,关闭活塞C会使铁与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不能排出而致使瓶A内压强增大,A瓶内压强增大使该瓶内溶液压入B瓶,并与B瓶内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1)根据资料中关于Fe(OH)2与Fe(OH)3的颜色信息,可判断实验中出现的灰绿色或绿色现象既非Fe(OH)2也非Fe(OH)3,而应该是二者混合的结果;根据铁元素的化合价,由物质Fe3(OH)8中铁元素化合价总和应为+8,可推断该物质的分子中含+2价Fe2+一个、+3价Fe3+二个,把铁、氢元素与氧元素结合成氧化物,而改写其化学式;
(3)根据沉淀由“白”变“绿”的现象是由于Fe(OH)2部分被氧化而混入少量的Fe(OH)3的缘故分析,因此可采取向Fe2+和Fe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生成其混合物或直接把两种物质混合,观察颜色的方法以验证沉淀由“白”变“绿”的原因.

解答 解:关闭活塞C,A瓶内铁粉与稀硫酸反应放出的氢气不能排出而使瓶内气体增加,压强逐渐增大,把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溶液压入B瓶内,氢氧化钠与硫酸亚铁发生反应而生成氢氧化亚铁的沉淀,所以在B瓶内观察到沉淀产生;
(1)由资料信息可知,氢氧化亚铁为白色而氢氧化铁为棕色,二者的混合物呈现出绿色,因此实验中出现灰绿色或绿色的现象应是生成的Fe(OH)2部分被氧化而混入少量的Fe(OH)3的缘故;资料中提及的微绿色Fe3(OH)8,可理解为Fe(OH)2与Fe(OH)3的结合起的一种物质,其中既有+2价铁也有+3价铁,因此改写为氧化物的形式时,8个氢原子应结合成4H2O,所以应写成:FeO•Fe2O3•4H2O;
(3)由于出现的沉淀由白变绿是因为形成了Fe(OH)2与Fe(OH)3的混合沉淀,因此可利用向Fe2+和Fe3+的混合液中直接加入NaOH溶液,反应生成Fe(OH)2与Fe(OH)3的混合沉淀物,观察此时沉淀物的颜色,或直接取Fe(OH)2与Fe(OH)3进行混合,观察混合后颜色的方法,以解释沉淀由“白”变“绿”的现象.
故答案为:B;  
(1)由于Fe(OH)2部分被氧化,混入少量的Fe(OH)3,FeO•Fe2O3•4H2O;
(3)向Fe2+和Fe3+的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后,观察生成的沉淀的颜色是否为灰绿色.[或者将Fe(OH)3和Fe(OH)2混合后观察其颜色.]

点评 根据实验的装置图及所提供资料的分析,正确理解实验的目的及出现现象的原因,对于解答此新知识的探究型问题是尤其重要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①将铁片加入到稀盐酸中;②将铜片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③将锌片加入到稀盐酸中;④将金属片X加入到Y中.(该方案中所有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以及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均相同)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HCl═FeCl2 +H2↑.
(2)通过上述实验,可以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锌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较快,而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率较慢.
(3)要得出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如果④中Y表示硫酸铜溶液,则X表示的一种金属是铁;如果X表示铜,则Y表示的一种溶液是稀盐酸或氯化亚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恒大冰泉”是来自长白山的天然矿泉水,判断“恒大冰泉”属于溶液的依据是(  )
①无色②混合物③透明④均一性⑤稳定性.
A.①②④B.②④⑤C.①③⑤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小明为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
(1)在实验一中,小明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利用的酸不同;
(2)在实验二中,若出现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现象,可证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无焰食品加热器常用于野外加热食物,它的成分是镁粉、铁粉、氯化钠用时加入水后,镁和水会反应产生热量.下面在常温、常压环境中对该产品的实验研究,请结合以下实验方案回答有关问题(不考虑氯化钠对水沸点的影响).

实验1:
Ⅰ.将一定质量的镁条、铁粉和氯化钠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连续搅拌,毎50s记录一次温度,得图1中曲线a;
Ⅱ.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剪成100份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b;
Ⅲ.用相同质量的镁粉代替Ⅰ中镁条重复以上实验.得图1中曲线c.
(1)观察图1,可发现镁的表面积大小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反应表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实验2:将2.40g镁粉和质量为28.0g的铁粉混合,加入盛有100mL水的隔热容器中,不断搅拌.氯化钠用量不同时,温度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
(2)如果在实验2中加入质量为5.llgNaCl,混合物升高的最大温度大约是40-50℃之间.
(3)某同学设计了下面四种利用无焰食品加热器给l00ml水加热的物料配方,请根据本次实验研究的结论,判断其中最合理的是B.
A.2.4g镁条、5.84gNaCl和28.0g铁粉
B.2.4g 镁粉、7.3gNaCl和28.0g 铁粉 
C.2.4g镁粉、8.76gNaCl和28.0g铁粉
D.2.4g镁条、8.76gNaCl和28.0g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2015年11月,国产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总装下线,部分机身采用了新型的铝锂合金,这种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适宜的延展性,铝锂合金中的铝(Al)元素和锂(Li)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A.原子质量不同B.元素符号不同
C.原子核外的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是电解水的装置,通电过程中他观察到两个电极均出现大量气泡,且液面均下降.用带火心的木条检验B试管,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这就是氧气.这个现象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其他物质,此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2016年1月22日永嘉迎来了8年以来的第一场雪,永嘉岩坦、鹤盛等地都有积雪.在公路上交警设置安全警示牌,减缓过往车辆行驶速度.
(1)1月22日这一天,太阳直射点位于地球的南半球.
(2)受寒潮天气影响,水在低温下凝固(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在冰雪路面上,有的司机将车轮用铁链或绳子绕起来行驶,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大摩擦.
(3)除雪剂可清除路面冰雪,保证交通通畅.某除雪剂的成分中含有氯化钙、氯化钠、硫酸铜、硝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科学兴趣小组对除雪剂进行了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该除雪剂一定含有的物质是CaCl2,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CuSO4(以上两空都写化学式).
(4)寒潮过后,有些“枯萎”植物的地上部分被园林工人剪除.一段时间后,这些植物抽出新芽重焕生机.在被剪去地上部分后到刚长出新芽的过程中,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质量会减小(选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向100g水中不断加入固体A或改变温度,得到相应溶液①~⑤.依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资料:A的溶解度A
温度∕℃2030405060
溶解度∕g37.241.445.850.455.2
A.②中A的质量分数最大B.③⑤中A的质量分数相等
C.只有②⑤的溶液饱和D.①②④⑤中没有固体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