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是(  )
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变红,所以CO2是酸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时,溶质质量减小,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
C.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D.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所以食醋的pH小于7

分析 A、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C、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D、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

解答 解:A、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通入CO2后的紫色石蕊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而不是CO2是酸,故选项推理错误.
B、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质质量减小,若原溶液是饱和溶液,所得溶液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推理错误.
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D、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酸性溶液的pH小于7,食醋是酸性溶液,则食醋的pH小于7,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中和反应的特征、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结晶析出的方法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2个氢氧根离子2OH-
(2)干冰CO2
(3)钙元素Ca
(4)两个五氧化二磷分子2P2O5
(5)二氧化硫中硫元素显+4价$\stackrel{+4}{S}$O2 
(6)生石灰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选择下列物质填空(填化学式):氢氧化铝、熟石灰、生石灰、氯化钠
(1)能配制生理盐水的是NaCl. 
(2)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Ca(OH)2
(3)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Al(OH)3
(4)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缺少必须微量元素会得病,因此应尽可能多吃含有这些元素的营养补剂
B.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此时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变小了
C.如果高层住宅着火,立刻打开窗户通风,以保证人的正常呼吸
D.向火腿肠中添加工业用亚硝酸钠,使其肉质鲜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禁止燃放孔明灯,因为孔明灯燃烧时外焰温度高达300多度,一旦飘落到加油站、液化气站、油库等地,会引发火灾.孔明灯会引发火灾的原因是(  )
A.提供可燃物B.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供给氧气D.增大了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用如图简易装置可以制取少量蒸馏水.操作方法是:在如图所示烧瓶中加入约$\frac{1}{3}$体积的自来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在确定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后,加热烧瓶,弃去开始馏出的部分液体,试管内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酒精灯,B铁架台.
(2)在水中放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造成液体暴沸,右侧大烧杯中冷水的作用是使形成的水蒸气冷凝形成液态水,为使烧瓶受热均匀,需在烧瓶底部垫上石棉网(填仪器名称)再加热.
(3)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B
A.分子的大小 B.分子的间隔  C.分子的种类  D.分子的结构
(4)利用该装置也可以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区分硬水和软水的常用试剂是肥皂水.
(5)利用该装置还可将海水进行淡化.将一定量海水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海水的沸点比纯水的沸点高(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如图1是实验室常用气体制备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a锥形瓶,b集气瓶;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字母代号),如果选用图2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a(填“a”或“b”)端导入;
(3)某化学小组同学用2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并选用B装置来制氧气,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实验中,同学们发现不能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大家提出从两个方面加以改进:
一是把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理由是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
二是将过氧化氢溶液加水稀释,溶液的稀释需要经过计算、量取、混匀三个步骤,如果把50g质量分数为20%的过氧化氢溶液稀释成5%的过氧化氢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150g,在稀释过程中,除了烧杯外,还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①⑥(填数字序号);
①量筒  ②药匙   ③试管   ④酒精灯  ⑤滴管   ⑥玻璃棒
(4)实验室可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NH3),
①制取氨气应选用的装置是AE(填字母代号),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则图3实验可观察到什么现象?无色变红色,试管内进入一段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向一无色溶液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有大量气体产生,将该气体通入过量澄清石灰水 中,石灰水变浑浊;向滴加了过量稀盐酸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原无色溶液中阴离子的组成可能是(  )
A.CO32-、SO42-B.HCO3-,Cl-C.CO32-、Cl-D.SO4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2.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实验如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如A图所示,将锥形瓶倾斜,过氧化氢溶液流入锥形瓶,左盘实验装置出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气球慢慢充盈鼓起来,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当反应结束时,小明发现天平的指针已经向右偏了.小明感到困惑:其他操作均正常,实验现象与数据为何与预测结果不符?你认为出现该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最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C(填序号).
A.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日变少
B.该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质量
C.气球完全鼓起,空气的浮力作用干扰了实验结果
D.生成气体的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有同学提出也可以选择装置B证明“质量守恒定律”,你同意他的观点吗?不同意(填“同意”或者“不同意”)理由是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变化遵循的规律,而不是物理变化.
(3)由实验C除了能得出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外,还可以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
(4)实验D得到的滤液仍然浑浊,原因是承接滤液的烧杯本身不干净(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