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塑化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属于2B类致癌物,曾被添加到食品中,造成了“塑化剂”风暴,已知该“塑化剂”的化学式为C24H34O4,试计算:
(1)“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386;
(2)“塑化剂”中碳、氧、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7:32(化成最简比值)
(3)“塑化剂”中碳元素质量分数74.6%(精确到0.1%)
(4)193g“塑化剂”中含氧元素质量为32g.

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进行分析判断.
(4)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解:(1)“塑化剂”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24+1×34+16×4=386;
(2)该“塑化剂”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4):(1×34):(16×4)=144:17:32;
(3)该“塑化剂”中碳的质量分数为$\frac{12×24}{12×24+1×34+16×4}$×100%≈74.6%.
(4)193g“塑化剂”中含氧元素质量为:193g×$\frac{16×4}{386}$=32g;
答案:(1)386;(2)144:17:32;(3)74.6%;(4)32g.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干冰升华吸热
B.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钛合金用于船舶、航空航天材料--钛合金抗腐蚀性能好
D.石墨作电极材料--石墨具有润滑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明矾可以用于净化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是胶状物可以吸附悬浮于水中杂质,使之从水中沉淀出来;在实验室将沉淀过滤时的操作要领是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不要留有气泡;漏斗内滤纸边缘低于漏斗口边缘,漏斗内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倾倒液体时,烧杯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末端与漏斗内三层滤纸处接触,漏斗下端与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接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通过微观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填物质分类)
(2)上述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分解反应
(3)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在化学变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O2→COB.CO2→CaCO3C.CuO→CuD.CO→H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某同学在电视寻宝节目中,看到一些铜制文物上有绿色的锈迹,并对绿色锈迹产生了探究兴趣.

【查阅资料】①绿色锈迹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
②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
③碱石灰是CaO和NaOH的固体混合物,NaOH与CO2反应生成碳酸钠固体和水.
④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蓝色溶液,碳粉不与稀硫酸反应也不溶解在稀硫酸中.
【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将少量碱式碳酸铜放入试管中加热,发现试管中的固体由绿色变成黑色,同时试管壁上有无色液滴生成.
为了进一步确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的产物,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的黑色固体的成分.
【猜想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是①碳粉;②氧化铜;③碳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设计方案】请帮助该同学完成下述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与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操作:取黑色固体适量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硫酸;
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全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猜想②正确
探究二: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还会生成CO2和H2O.
【进行实验】选择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步骤一:连接A和B,打开活塞,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
步骤二,关闭活塞,依次连接装置A→B→D→C(填“C”、“D”).
步骤三:点燃酒精灯,观察到明显现象后,停止加热.
【解释与结论】
 ①当观察到D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生成了CO2和H2O,写出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CO2═CaCO3↓+H2O.
②Cu2(OH)2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Cu2(OH)2CO3$\frac{\underline{\;\;△\;\;}}{\;}$2CuO+H2O+CO2↑.
【反思与评价】
上述装置中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一个族.下表是依据元素周期表画出的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表回答:

(1)第12号元素的名称是镁,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比较容易失去(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其单质与第17号元素的单质反应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MgCl2
(2)第13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该金属元素的单质能在第8号元素的单质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其化学方程式为4Al+3O2$\frac{\underline{\;点燃\;}}{\;}$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竹炭包是一种集观赏与空气净化为一体的产品.这种产品可对车内及室内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甲醛等有害气体进行吸附.,某课外活动小组对竹炭进行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竹炭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猜想与假设】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查阅资料】新鲜的血液,遇一氧化碳由鲜红变为暗红.
【设计实验】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A装置的作用为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1)A装置中氧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2)实验开始后,C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E装置中新鲜的鸡血变为暗红色,证明竹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
(3)小玥认为应在A、B装置间再增加一个C装置,目的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被完全吸收.
(4)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这套装置的不足之处是没有处理尾气,请你设计解决的方法在E装置导管口点燃尾气,或利用塑料袋收集尾气.
(5)小亮认为可以用F装置替换原装置中的E装置,你认为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原因是竹炭燃烧生成了一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物在F装置中加热时可能会发生爆炸.
【结论】竹炭中含有碳元素.
【拓展应用】竹炭细密多孔,竹炭牙膏中含有竹炭等成分具有消炎、止痛、化瘀、去污等功效,下列有关竹炭牙膏的用途描述不正确的是B
A.可除衣领袖口等处的汗渍    B.不能除去口中异味    C.虫咬、灼伤可消炎止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
Ⅲ.SO2+2NaOH═Na2SO3+H2OⅣ.Na2SO3能与紫色高锰酸钾溶液反应生成Na2SO4而褪色
SO2NaOH溶 液
(1)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甲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但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2)不通过称量,如何判断S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呢?有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发现试管内液面上升,就得出S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结论.同学们认为此结论不严谨,理由是SO2与CO2都与NaOH溶液反应.
(3)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实验是倒扣试管后,在原NaOH溶液中滴入2滴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红色慢慢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