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列四组溶液,利用组内物质相互反应,不能将其鉴别出来的是(  )
A、NaOH、CuSO4、Na2SO4、NH4Cl
B、HCl、Na2CO3、BaCl2、Na2SO4
C、KOH、Na2SO4、CuSO4、HCl
D、KCl、AgNO3、KNO4、NaCl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专题:物质的鉴别题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利用组内的物质进行鉴别,则首先根据物质溶液的颜色,然后物质间两两混合,根据明显的现象进行解答.
解答:解:A、四种溶液中只有硫酸铜是蓝色,剩余三种无色溶液只有氢氧化钠能和硫酸铜产生蓝色沉淀氢氧化铜,鉴别出氢氧化钠,剩余两种无色溶液硫酸钠和氢氧化钠不反应,氯化铵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氨气、水和氯化钠,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所以能将物质鉴别出来,故A不选;
B、四种溶液两两混合,能和其余三种溶液中的一种产生气体和另一种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只有碳酸钠,首先鉴别出碳酸钠,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气体的是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和碳酸钠不反应的是硫酸钠,所以能将物质鉴别出来,故B不选;
C、观察溶液颜色,蓝色溶液是硫酸铜,将硫酸铜分别于剩余的三种溶液混合,有蓝色沉淀生成的是氢氧化钾,产生的沉淀分成两份,分别加入剩余的两种溶液,能使沉淀溶解的是盐酸,不能使沉淀溶解的是硫酸钠,能将物质鉴别出来,故C不选;
D、将溶液两两混合,能和其他三种溶液中的两种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硝酸银的溶液,不和硝酸银反应的是硝酸钾,硝酸银和氯化钾、氯化钠都不能反应,所以无法鉴别有,故D选;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首先观察组内的物质有没有颜色,根据物质的颜色首先确定物质,然后物质间两两混合,根据混合的现象,再推断得出其他物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序号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一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
B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两种固体取样加熟石灰研磨
C鉴别合成纤维和蚕丝纤维观察颜色
D比较铜和铁的活动性强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活动中要制取一定量的氨气.该小组查阅资料后,得知有以下两个反应可以生成氨气:
a.氮气与氢气在高温高压下,有铁触媒(催化剂)的条件下产生氨气;
b.氯化铵固体和生石灰粉末在加热条件下生成氨气.
(1)请你帮该小组同学选择制取氨气的方法
 

(2)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和如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空白.制取氨气收集装置是
 
,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的操作、现象、结论及事故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
A、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眼睛里不慎溅进了氢氧化钠溶液,应立即滴入适量稀盐酸来中和以减轻伤痛
C、从10mL水中倒出一些后,俯视刻度线读得剩余水为4mL,则倒出水的体积大于6mL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水缓慢地滴入浓硫酸中并不断地搅拌而使热量及时散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量器和温度计的刻度表示正确的是(  )
A、量筒的刻度值是由下向上增大,“0”刻度在下
B、250mL容量瓶上一般刻有“30℃,250mL”的标记
C、滴定管的示数由上向下增大,“0”刻度在上
D、温度计的刻度值由上向下增大,没有“0”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向如表中的甲物质中逐滴加入相应的乙溶液至过量.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符合如图曲线描述的是(  )
序号
A铜、锌的混合物粉末稀盐酸
B盐酸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稀盐酸
D盐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时,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粉末
B、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溅,放出大量热,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铁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反应中能产生吸热现象的是(  )
A、高温煅烧石灰石
B、镁条与稀盐酸反应
C、催化分解双氧水制取氧气
D、木炭燃烧生成一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物质发生的变化与空气的成分无关的是(  )
A、铜在空气中生锈
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C、烧碱在空气中变质
D、浓硫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增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