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1)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这是因为它不仅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且能跟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反应.
(2)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分析 根据已有的氢氧化钠的性质和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 解:(1)氢氧化钠固体不仅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潮解,而且能跟空气里的二氧化碳反应,故需要密封保存,故填:水分,二氧化碳.
(2)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水,且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故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填:浓硫酸,水,玻璃棒.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选择相关仪器,将其编号填写在相应空格处.
①胶头滴管 ②烧杯 ③玻璃棒  ④量筒 ⑤集气瓶  ⑥漏斗 ⑦药匙  ⑧铁架台(铁圈)
(1)取用少量粉末状固体用⑦
(2)气体药品通常存放在⑤
(3)量取10.0ml的液体药品用④①
(4)向酒精灯内添加酒精要用到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人呼出的气体中的主要成分是(  )
A.水蒸气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和氮气D.氧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按图1组装仪器,关闭止水夹,通电使红磷燃烧.请回答下列问题:
(1)燃烧的现象是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红磷燃烧一段时间后,自动熄灭了,你认为原因是集气瓶中的氧气耗尽;
(3)冷却后,松开止水夹,你观察到的现象为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约占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
(4)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该气体不支持(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
(5)某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frac{1}{5}$,请你帮助这位同学找出二种可能造成这样结果的原因:①装置漏气;②红磷不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根据图所示装置,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
(2)实验室欲用过氧化氢制取并收集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收集氧气不宜选用装置E(填装置编号)
(3)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_{加热}^{二氧化锰}$氯化钾+氧气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理由是反应物是固体且需要加热
(5)制取气体时,选择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是气体的水溶性与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嫦娥一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金属过氧化物等可作宇宙飞船或潜水艇中的氧气再生剂,如:过氧化钠(Na2O2)在常温下能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还能与盐酸、水等物质发生反应产生氧气)为了验证该反应中氧气的产生,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

(1)制取CO2的装置,应从下列图2、图3、图4中选择图3.
(2)检查图3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是:将装置中导气管上的胶皮管用弹簧夹夹住,往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观察到漏斗颈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现象,即可证明装置不漏气.
(3)设计A、B装置的目的是净化导入的纯净且干燥的CO2.其中,①A装置的具体功能是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NaHCO3+HCl═NaCl+H2O+CO2↑;②B装置的具体功能是干燥二氧化碳,其瓶内液体应是浓硫酸;
(4)为了确定CO2跟Na2O2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最后还要采用的验证实验操作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上方的导管口附近.
(5)表明二氧化碳没有被过氧化钠完全吸收的现象是C装置处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化合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由低到高排列的是(  )
A.NO  NO2  NH3    HNO3B.NO    NH3NO2HNO3
C.NH3  NO   NO2    HNO3D.HNO3NO2NH3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020406080100
溶解度/gCa(OH)20.190.170.140.120.090.08
NaOH3191111129313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A(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降低温度,③升高温度,④加入水,⑤加入生石灰,⑥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其中措施正确的是①③⑤⑥(填序号).
(3)60℃时,229g 饱和NaOH溶液,加热蒸发5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OH固体的质量为83.5g.
(4)现有8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固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降温结晶,过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形态各异的物质可按一定规律分类.现有A.高锰酸钾B.液氧 C.矿泉水 D.氯化钠 E.冰 F.水银 六种物质,请选用各物质名称前的字母序号填空.
(1)属于混合物的是C,
(2)含有氧分子的是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