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式为H2R2O3的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14,则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 A. | 18 | B. | 24 | C. | 32 | D. | 64 |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从2014年1月至今,在几个月的时间里,全国范围内媒体曝光的自来水异味事件已达10起,日前发生的兰州水污染事件,更加引起了从们对于水的质量关注。水源地污染的情况非常严重,让人触目惊心。因此珍惜水、爱护水源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1)在日常生活中有这样不明文的习惯,有的人把生活中的拉圾随手扔进河里面,慢慢的日积月累河里面发出了难闻的气味。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人闻到难闻的气味的原因是 ▲ 。
A.分子的质量很小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间有间隔
(2)生活中许多水源被人们的不文明习惯所破坏。新水源需检测和处理后才能成为饮用水。
①净化水时,可以通过加入絮凝剂凝聚、沉降,然后通过 ▲ (填操作名称)进而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②可以通过 ▲ 操作杀灭水中的细菌。
(3)日常生活中硬水给人们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用 ▲ 来区分硬水与软水。
(4)有些科学家预言:“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一是节约用水,二是防止水体污染。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 (合理答案均可)。
(5)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 。
A.元素 B.原子 C.离子 D.分子
(6)右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产生的气体是 ▲ ,写出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 ,电解水实验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该实验所得数据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下列解释或结论不可取的是( ▲ )
A.生成氧气一端的装置气密性不好
B.相同条件下,在水中溶解的氧气比氢气稍多
C.连接生成氧气一端的电极被氧气氧化,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确认实验成功[来源:学科网ZXX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描述及表示错误的是( )
| A. | 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O | B. |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H2O |
| C. |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N | D.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
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
E在纯净的B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1)请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符号B ,D ,G .
(2)请写出下列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和基本反应类型:
①B→F ;
②A→B+C ;
(3)E在纯净的B中燃烧,要加少量的水其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条件忽略),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 |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 B. | 铁+硫酸铜→硫酸亚铁+铜 |
| C. | 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 D. | 二氧化碳+氢氧化钙→碳酸钙+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醛(CH2O)是室内污染的主要成分之一,它来源于室内装修所用的油漆、胶合板等材料.下列关于甲醛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 甲醛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
| B. | 甲醛分子是由一个碳原子和一个水分子构成 |
| C. | 一个甲醛分子含有四个原子 |
| D. | 甲醛分子中C、H、O原子个数比是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借助科学的实验方法,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正确地认识物质。
实验一:探究物质的组成,如图9
(1)图A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空气的组成。
① 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式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能说明空气是混合物的现象为:红磷燃烧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B所示实验可用于测定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的。
实验二: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10
(3)图C所示实验,用甲乙两支大小相同的注射器,分别吸取等体积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注射器末端的小孔,用相同大小的力,将栓塞慢慢推入。通过对比上述两个实验,可以得出: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微粒间的空隙比水的_________(填“大”或“小”)。
(4)图D所示实验,先向烧杯乙中加入20mL蒸馏水,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酚酞不变色,然后向烧杯甲中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几分钟后,观察到烧杯乙的酚酞溶液变红色。从微观角度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