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18

1

2

32

反应后物质质量/g

待测

26

2

12

A.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待测数据是23

C.参加反应的a、d的质量比为4:1

D.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信息并结合图表知,A. C物质虽反应前后质量未变,但不一定是催化剂,故A错误。

B.待测数据是13,故B错误。C.参加反应的a、d的质量比为1 :4 ,故C错误。D.该反应的基本

类型为化合反应,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以下是实验室常用的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写出A装置中任意两种仪器的名称
(2)若选用高锰酸钾为药品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写字母),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3)选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和粉末状的二氧化锰混合制取一定量的氧气,你认为最理想的发生装置是(填写字母),可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
【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量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

(1)【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
①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②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2)【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共同作用的结果.
(3)【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
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 2CuO+H2O+CO2↑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
【分析评价】①步骤Ⅱ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②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③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任答一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许多干果、糕点等食品的包装袋内,都有一个装有活性铁粉脱氧保鲜剂(也称脱氧剂)的塑料小包,为什么放脱氧剂?王芳同学对家庭废弃的脱氧剂进行了探究:

(1)仔细观察,发现脱氧剂塑料包上有许多小孔,王芳认为这些小孔的作用可能是
(2)挤捏塑料包质感较硬,剪开塑料包将里面的脱氧剂倒在纸上,脱氧剂呈红褐色并已结块,王芳得出的结论,由此推断,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脱氧剂的目的是
(3)为弄清上述脱氧剂有哪些成分,王芳将其带进实验室,进行继续探究: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与化学反应方程式

取部分红褐色并已结块的脱氧剂放入试管中,倒入足量稀盐酸,随脱氧剂的溶解,观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应用所学知识,分析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最近我市完成了92号和95号汽油的推广使用,降低了汽车尾气中的硫氧化物,为进一步减少污染,通常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换器”.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在反应前后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的元素是
(2)已知金属镁可以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Mg+X 2MgO+C,则X的化学式为;若金属镁的质量为m1 , 完全反应后生成碳的质量为m2 , 则m1m2(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采用“组合转化”技术,可将二化碳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是1:4
B.无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有机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
D.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重要成分,缺钙能导致儿童发育不良或佝偻病,老人会导致骨质疏松,这里的是指(  )

A. 钙离子 B. 钙单质 C. 钙原子 D. 钙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红同学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如图所示).她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后,想起氢氧化钠溶液中事先没有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程度,她从烧杯中取了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震荡,观察到试管中溶液颜色没有变化.于是她对烧杯中的溶液进行了以下探究:

(1)小红认为此时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①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②氢氧化钠有剩余;③盐酸过量.
小明同学却断定不可能“氢氧化钠有剩余”,他的理由是:
(2)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欲对上述其他两种可能情况进行验证.请根据相关内容填写如表:

试验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结论

将少量锌粒放入试管中,然后从烧杯中取适量溶液至试管中.

如果

则盐酸过量

如果

则盐酸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


(3)经过讨论,他们认为利用下列几种物质代替锌粒,也可以达到验证目的.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
A.生锈的铁钉
B.碳酸钠粉末
C.硫酸钠粉末
D.氢氧化铜
(4)如图曲线能够表示小红所做试验中溶液pH变化趋势的是(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对反应变化关系的是(
A.
向一定量稀盐酸中加水稀释
B.
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
C.
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
D.
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氢氧化钾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