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2015年10月8日,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自然学奖的中国人.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的屠呦呦,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为中医药走向世界指明一条方向.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得到的一种无色针状晶体,化学式为C15H22O5
(1)青蒿素由三种元素组成.
(2)一个青蒿素分子由42个原子构成.
(3)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分析 根据化学式的意义、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

解答 解:青蒿素的化学式为C15H22O5,可见青蒿素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共42个原子;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青蒿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2×15+22+16×5=282.
故填:(1)三;(2)42;(3)282.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将铁丝伸到硫酸铜溶液中:银白色固体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B.在氢氧化镁中滴加无色的酚酞溶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在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白色浑浊的气体CO2
D.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金属用途广泛,其结构和性质等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1)如图1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铝原子的质子数为13        B.在化合物中铝通常显+3价
C.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D.铝可作导线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的AgNO3和Cu(NO32混合溶液进行了如图2实验,并对溶液A和固体B的成分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提出问题】溶液A中的溶质可能有哪些?
【做出猜想】①只有Zn(NO32            ②Zn(NO32、AgNO3
③Zn(NO32、Cu(NO32    ④Zn(NO32、Cu(NO32、AgNO3
【交流讨论】不合理的猜想是②(填标号),其理由是猜想②中无硝酸铜,说明Cu(NO32 已与锌反应生成Cu,而铜能与硝酸银反应,所以不可能存在硝酸银.
【实验探究】若猜想①成立,通过以下实验可确定固体B的成分,请将下表填写完整.
实验步骤现象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取少量固体B,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Zn+2HCl═ZnCl2+H2
(3)图3是工业炼铁示意图.其中,焦炭的作用是燃烧提供能量和制取CO;
(4)有铁生成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frac{\underline{\;高温\;}}{\;}$2Fe+3CO2
(5)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与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1g
(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度忽略不计).试计算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组物质符合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氧气        稀有气体B.石灰石      稀盐酸
C.二氧化碳    生铁D.五氧化二磷  水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暖宝宝中的发热剂是铁粉、水和食盐等,发热剂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见图).以下对此改进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发热剂属于混合物
B.此实验的原理是利用铁生锈消耗氧气
C.此实验所取发热剂过多
D.发热剂中的食盐可以缩短实验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多角度认识物质,能帮助我们更全面了解物质世界.以氧气和二氧化碳为例,回答下列问题:
(1)认识物质的组成和构成
①从宏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元素(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组成.
②从微观上看,氧气和二氧化碳都由分子(选填“元素”、“原子”或“分子”)构成.
(2)认识物质的性质
①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纳米铁粉在氧气中可自燃生成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frac{\underline{\;点燃\;}}{\;}$2Fe2O3
②将蘸有酒精的棉芯点燃后放入烧杯中,向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观察到烧杯中的棉芯自下而上熄灭(如图1).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由此可推知的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可以灭火.若要使棉芯下半段恢复燃烧,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可以将棉芯从烧杯中取出,使其与氧气接触.
(3)认识物质的制法
①某同学用软塑料瓶自制气体发生装置,通过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和停止(如图2).若利用该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  若利用该装置制二氧化碳,通常不选用大理石和稀硫酸作为反应物,理由是生成的硫酸钙是微溶物,附着在大理石的表面,阻碍反应的发生.
②工业上常用液化空气制氧气,该过程发生物理变化(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4)辩证地认识物质
①量变引起质变.例如:碳在充足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生成CO(填化学式).
②功过相对论.从“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的事实分析,“过”:使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等;“功”:使地球的温度维持在一定的正常范围内(举一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1)石灰用于作干燥剂的原理是CaO+H2O=Ca(OH)2
(2)硅胶用于作干燥剂应用它的吸水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冰水混合物  液氧B.空气  白酒
C.自来水  液氨D.铁锈  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欣在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发现,开始时管中铁钉表面产生了较多气泡.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有气体产生?
【查阅资料】硫酸铜溶液呈酸性.
【讨论】(1)pH小于7的溶液不一定(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酸溶液;
(2)某同学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该溶液的酸碱度,其测定结果是偏大(填
“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继续探究】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提出猜想】①可能是二氧化碳,②可能是氢气,③可能是二氧化硫.你认为还可能是氧气.
【设计实验】(1)小欣认为猜想①不对,理由是反应物中没有碳元素,不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他发现气体没有气味,则猜想③也是错误的.
(2)小欣对剩余的两种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  验  步  骤现    象结    论
取一试管气体,点燃
发现轻微的爆鸣声,
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猜想②正确
写出铁与硫酸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