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把同样大小的滤纸和乒乓球碎片分开放在一块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下列实验现象或结论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铜片,是利用了铜的导热性
B.铜片受热的一面变黑,是因为产生了氧化铜
C.实验过程中滤渣碎片先燃烧,乒乓球碎片后燃烧
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食盐样品中含有少量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以下是除去食盐样品中沙土、氯化钙和氯化镁的实验流程:
根据流程图回答:
(1)操作Ⅰ的名称是_ _,加入的试剂A是_ _,沉淀是_ _;
(2)写出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
(3)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 _;
(4)蒸发结晶时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 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钠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设计了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支持装置已略去)。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煤油不与金属钠反应;煤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有关实验操作及现象记录如下:
步骤 | 操 作 | 现 象 |
I | 先打开a,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待大试管A中充满液体后,立即关闭a及分液漏斗活塞 | A中液体分层,油层在上。钠熔成银白色小球,在液体的界面处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下层溶液呈红色,并逐渐进入B中 |
II | 打开b,待B中部分溶液进入C中时关闭b,并打开a排气减压 | C中溶液仍呈红色 |
III | 打开止水夹c | D中溶液进入C中,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无色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
①步骤I、II中红色溶液呈碱性,步骤III中无色溶液呈中性
②步骤III中,C装置内发生的化学反应有1个或2个
③本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起反应
④装置D中若改用氯化钙溶液也能实现实验探究的目的
⑤装置B中与空气相通的玻璃管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外气压平衡,使液体顺利地进出
其中错误说法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是元素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是金属元素
B.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C.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18
D.该粒子可表示为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此话的意思是说:做人必须脚踏实地,事业才能有成;燃烧固体燃料需要架空,燃烧才能更旺.从燃烧的条件看,“火要虚”的实质是()
A. 增大可燃物的热值
B.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
D. 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发生时吸收热量的是()
| A. | C+O2CO2 | B. | Mg+2HCl═MgCl2+H2↑ |
| C. | CaO+H2O═Ca(OH)2 | D. | CO2+C2C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利用能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1)充分燃烧1000g天然气和煤所产生的CO2和SO2气体的质量如图所示,则 燃烧对环境影响较小,1000g煤中硫元素的质量为 (假设硫元素完全转化为SO2).
(2)SO2的大量排放能形成酸雨,pH 5.6(填写“<”、“>”或“=”)的降雨称为酸雨,在煤燃烧后将烟气通入吸收塔并“喷淋”石灰水进行“脱硫”可减少SO2的排放,石灰水需要“喷淋”的目的是 ,石灰水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SO2和碱反应与CO2相似).
(3)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2CO+2NO2CO2+N2,请根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 (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纸船烧水”的实验中,当酒精灯加热盛水的纸船时纸张不会燃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 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 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 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硫酸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124.9 g,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直至生成Cu(OH)2沉淀,沉淀的质量与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求:
(1)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总质量为____g;
(2)恰好生成最大沉淀量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