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氩的元素符号_____。
(2)两个亚铁离子_____。
(3)标出碳酸钾中碳元素的化合价_____。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_____。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毕业学年调研测试(二)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四位同学对“预防事故,关注健康”这一话题发表的见解,其中正确的是( )
A. 小丽
B. 小明
C. 小刚
D. 小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摸底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Na2CO3、Na2SO4、CuSO4、CaCl2、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混合物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I:将固体混合物溶于水,搅拌后得无色透明溶液
步骤II:往此溶液中滴加足量硝酸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步骤III:过滤,将沉淀物置于稀硝酸中,发现沉淀全部溶解,并放出气体。试判断:
(1)固体混合物中肯定有_____,肯定没有_____,可能有_____
(2)对可能有的物质,可采用向步骤III中的滤液滴加_____溶液来检验。
(3)写出步骤III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广州市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摸底测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硒 Se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其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对于硒的说法错误是
A. 硒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H2Se
B. 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9
C. 硒在反应中易失电子
D. 硒的化学性质与硫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科学探究题
某废液 M 可能含有 NaCl、NaOH、Na2CO3、Na2SO4 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资料信息)
物质 | NaCl | NaOH | Na2CO3 | Na2SO4 |
常温下溶液的 pH | 7 | 13 | 11 | 7 |
(探究过程)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步骤一: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 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 无色酚酞变红色 | 有同学认为废液 M 中一定含有 NaOH。 请你对该结论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 |
步骤二:重新取适量废液 M 于 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 | 有气泡产生,产生的气体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废液 M 中一定含有______。判断依据 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步骤三:再重新取适量废液 M 于试管中,先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再滴加过量的_____溶液,静置。 | 有白色沉淀 | 由步骤三、步骤四可知:废液 M 中一定有_____。 |
步骤四:取步骤三中的上层清 液,滴加过量的_____溶液。 | 有白色沉淀 |
(实验反思)步骤三空中滴加的溶液一定要过量的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学区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葡萄糖(C6H12O6) 属于( )
A. 盐 B. 氧化物 C. 单质 D. 有机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计算题
近年来,染发俨然已成为人们的时尚选择,据央视国际网络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600多人中,染过发的人占到了90%以上,而且在30岁以前开始染发的人占到了被调查者的半数左右。染发化妆品具有改变头发颜色的作用,俗称染发剂。染发剂普遍含有对苯二胺这种致癌物质,化学式为C6H8N2.请回答:
(1)一个对苯二胺分子中含_____个原子。
(2)对苯二胺的化学式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 氮气﹣﹣用作保护气 B. 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 甲醛﹣﹣用于肉类保鲜 D. 氢气﹣﹣用作高能燃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 | 木条复燃 | 该无色气体为氧气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 | 产生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
C | 向某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溶液 | 溶液由无色变红色 | 溶液一定是碱的溶液 |
D | 点燃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 | 烧杯内壁有水珠 | 该气体一定为氢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