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各组溶液中,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为无色溶液的是(  )
A.NaOH   酚酞     Na2CO3   KClB.KCl    Ca(OH)2   HCl      NaNO3
C.FeCl3   NaOH     MgSO4   KNO3D.KOH   稀H2SO4   KCl    酚酞

分析 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解答 解: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酚酞与NaOH、Na2CO3溶液反应均变红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稀盐酸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FeCl3溶液呈黄色,首先鉴别出黄色的FeCl3溶液;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但溶液为黄色溶液,故选项错误.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混合后变红色的是酚酞和氢氧化钾溶液,不变色的是稀硫酸和氯化钾溶液,再将过量的不变色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红色溶液中,能使红色消失的是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钾溶液;再将过量的KOH、酚酞分别滴加至加入稀硫酸颜色消失后的溶液中,能显红色的是KOH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酚酞溶液,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且溶液为无色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解答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时,若选项中有带色的离子,首先鉴别,然后再鉴别其它的物质;若都没有颜色,可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鉴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小明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杂质不与酸反应),将12克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向其中加入40克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称量发现总质量为47.6克.试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至0.1%)
(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凭借青蒿素(C15H22O5)的发现,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下列关于青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青蒿素是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一个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个原子
C.表示一个青蒿素分子
D.青高素是由15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5个氧原子构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为了在实践中了解水,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对附近河流水质的状况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
(1)取水样.为了使悬浮物快速沉降,常加入的一种试剂是明矾;
(2)若要检验废黄河水属于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肥皂水;
(3)保护水土资源人人有责,为了测定一定量黄河水中泥沙的质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4)该操作的名称是过滤,该实验还应补充的仪器名称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
(5)补充上述仪器后,该实验还有两处错误请改正:
①滤纸边缘应低于漏斗边缘;
②漏斗的下端应紧靠烧杯的内壁.
(6)改正错误后,若滤液仍然浑浊,则可能的原因滤纸破损;
(7)经过上述操作后,所得到的过滤水是混合物(纯净物或混合物),若要制取较为纯净的液体可进一步采取的操作是蒸馏
(8)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请列举一种防止水体污染的具体方法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是(  )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检查图中装置气密性.当缓慢拉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A.长颈漏斗下端口有气泡B.瓶中液面上升
C.注射器内有液体D.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洁净的空气B.自来水C.蒸馏水D.河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表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事实解释
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与50毫升酒精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该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为了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stackrel{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若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锥形瓶中盛放的固体是二氧化锰,它的作用是催化作用.若用排气法收集,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C(填装置字母).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某同学在验满时,始终观察不到应该发生的现象,原因可能是装置漏气.
(4)B中仪器①下端需要浸入到液面下,原因是防止生成的气体逸出.
(5)用A、D组合制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其目的为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6)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是A和E(填装置字母).
(7)有一名同学欲用图F装置采用排气法收集氧气,则氧气应从导管口A通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