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下列物质能够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
A.Na2CO3溶液加入澄清石灰水中B.Fe2O3加入稀盐酸中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分析 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若两种物质相互交换成分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则能发生化学反应,若没有沉淀、气体生成,则反应发生时现象不明显.

解答 解:A、Na2CO3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但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B、Fe2O3加入稀盐酸中生成硫酸铁和水,会观察到氢氧化铁溶解,溶液变黄,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但有明显现象,故选项错误.
C、稀HCl滴入Ba(OH)2溶液中,生成氯化钡和水,能够发生化学反应,且没有明显现象,故选项正确.
D、CO2通入澄清石灰水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会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利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能否发生化学反应,解题时还要注意没有明显现象这一限制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用化学知识来分析下列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其中错误的是(  )
A.因为干冰易升华,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
B.蚊虫叮咬后,会在人的皮肤内分泌蚁酸使皮肤肿痛,可涂醋酸来减轻痛痒
C.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
D.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标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某实验小组的同学用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结束后取10g反应后溶液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13.25%碳酸钠溶液,测得溶液PH与加入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反应时氢氧化钡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B.图中oa段反应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C.图中c点溶液中的溶质有2种
D.图中b点产生的沉淀质量是0.98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表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
序号事实解释
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堆积“俄罗斯方块”是许多同学都比较熟悉的一种电子游戏.请参照下图的示例,在空白“方砖”中填写适当的化学用语或化学用语所表示的意义,使上面的“方砖”中的化学用语与下面的“方砖”中所表示的意义一一对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某学习小组围绕“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进行研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的问题.

(1)图①装置制取气体的适用条件是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2)图③装置相比图②装置的主要优点是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结束.
(3)实验室不宜用镁来代替锌与稀H2SO4反应制取H2,主要原因是镁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实验操作(或“镁与稀盐酸反应速率太快,不利于气体的收集”).
(4)实验室若用图④装置收集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某同学在实验室发现了一瓶标签残缺的无色溶液﹙如图甲所示﹚,为确认其中的溶质,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与假设】溶质可能为NaCl、NaOH、Na2CO3和NaHCO3中的一种.
【资料查阅】上述四种物质的相关信息如下:
物质NaClNaOHNa2CO3NaHCO3
常温下的溶解度/g3610921.59.6
常温下某稀溶液的pH713119
【探究过程】如图乙所示,在操作①后可确定溶质不是NaCl,则其实验现象应是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在进行操作②时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由此又可排除假设物质中的氢氧化钠.
【探究结论】你认为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上述假设物质中的碳酸钠,你的判断依据是碳酸氢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可能达到10%,而碳酸钠溶液可以.
【探究反思】(1)若上述探究结论是正确的,操作②产生的气体应是CO2(写化学式),实验室检验该气体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将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2)另有同学猜想其中的溶质还可能是Na2SO4,但又没有Na2SO4的上述列表信息.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的相关现象,判断该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是Na2SO4,并叙述理由:若滴加石蕊试液变成蓝色,则不含有硫酸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研究人员按如图所示流程进行“燃煤烟气的脱硫研究”.实验中,SO2和O2混合气体连续通入,水和铁在起始时一次性加入,反应液多次循环.
(1)吸收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SO2+2H2O+O2═2H2SO4,吸收时,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防止温度过高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导致气体逸出,硫酸的产率降低.
(2)反应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H2SO4=FeSO4+H2↑;为确保反应液的循环吸收效果,反应池中的反应需控制在40℃左右进行,在此条件下欲加快该反应速率宜采取的措施有(用搅拌器进行)搅拌.
(3)随着反应液流入吸收池中,吸收液中H2SO4的生成速率明显加快,其原因可能是生成的Fe2+(或写FeSO4)对Ⅰ中发生的反应起催化作用.
(4)经过多次循环后,反应液可以用来制备FeSO4•7H2O,它在医疗上常用于治疗D(选填字母).
A.甲状腺肿大  B.佝偻病  C.龋齿   D.贫血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目的】
(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
(2)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
【仪器认识】
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试管;②量筒.(每空1分)
【反应原理】(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frac{\underline{\;\;△\;\;}}{\;}$K2MnO4+MnO2+O2↑;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2),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接口的字母)
a→c→b→d           
【问题分析】(1)实验过程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棉花团.
(2)用收集到的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发现瓶底炸裂,发生失误的操作原因可能是集气瓶底部没有放少量水或细沙.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