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克碳和18克氧气在密闭的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和氧气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D、碳和一氧化碳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专题:推断混合物的可能组成
分析:根据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知,若氧气足量生成二氧化碳,若氧气不足则生成一氧化碳,利用化学反应及极限假设来计算判断反应的生成物.
解答:解:设6g碳完全燃烧需要的氧气的质量为x,
 C+O2
 点燃 
.
 
CO2
 12    32
 6g    x
12
32
=
6g
x

解得x=16g,
氧气的质量为18g>16g,所以碳完全燃烧,全部生成二氧化碳,且氧气有剩余.
即充分反应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物质为二氧化碳和氧气.
答案:B.
点评:本题考查碳与氧气的反应产物的推断,明确发生的化学反应,利用极限假设法来计算是解答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点燃
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
C、加热碳酸氢铵固体
D、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图Ⅰ是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同学们闻到了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于是同学们对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装置如图Ⅱ.

【实验操作】
a.向B、C、E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5mL的蒸馏水,各滴入1-2滴无色酚酞溶液,振荡,观察溶液颜色.
b.在A、D试管中分别加入5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实验图Ⅱ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观察几分钟.
【分析讨论】:(1)E试管放有酚酞溶液的目的是
 

(2)进行操作b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3)由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①
 
,②
 

(4)对比改进前的实验,改进后实验的优点是
 

(5)氨气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见常温下为液体的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为了证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已部分变质,某同学先取2毫升试样于试管中,而后进行如下实验,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
A、加入足量盐酸观察现象
B、加入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C、加入氯化钡溶液观察现象
D、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气体观察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总是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的.已知12g的木炭与32g氧气恰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44g;若有12g木炭在40g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则能否生成52g二氧化碳?为什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碳酸氢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由本实验还可推知氮气的哪些性质?试写出一种:
 

(3)若将红磷换成木炭,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理由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一定量二氧化锰中加过氧化氢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固体C.一定量过氧化氢制取氧气D.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这五个装置示意图中,有一个装置是错误的,指出错误装置是
 
 (填序号).
(2)图示中仪器①的作用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可选择A作发生装置,但要对A进行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实验室若用B作发生装置制氧气,则该反应文字表达式
 

(3)常温下,硫化氢(H2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和稀硫酸反应制得,则应选择
 
(填序号,下同)来作发生装置.
(4)一氧化氮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则用
 
装置来收集一氧化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