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 )
A. 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B. 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C. 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D. 向老师请教
A 【解析】 小军同学在家做家庭小实验时,发现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未变蓝色.实际上受热时大米中的淀粉结构发生了变化,看不到蓝色了.小军应该反复实验、查阅相关资料或者请教老师,而不应该不自信、随便放弃。 【解析】 A、认为自己做错了,不予理睬,没有探究精神,故错误; B、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故正确; C、第一次实验失败了,还要反复试验,看是不是普遍情况,故正确; D...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北京市石景山区2018届九年级二模化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气体的是
A. 木炭 B. 镁条 C. 红磷 D. 铁丝
A 【解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释放大量的热,生成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错误;B、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故错误; C、红磷在氧气剧烈燃烧,生成白烟,释放大量的热,故错误;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错误。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鲁教版(五四学制)九年级第三单元课题2《海水“晒盐”》 练习 题型:填空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
(2)50℃时,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精确到0.1%)
(3)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
A=C<B饱和33.3%升温或加入C物质 【解析】 试题(1)20℃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C<B.(2)50℃时,A的溶解度是50g,将30g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能够溶解25g,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3.3%.(3)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饱和溶液,采用的一种方法是升温...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填空题
高铁酸钾(K2FeO4)是具有紫色光泽的粉末,它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灭藻为一体的新型、高效的多功能水处理剂。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 ℃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变质。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铁酸钾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
高铁酸钾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
(2)高铁酸钾的用途是_________。
(3)为防止高铁酸钾变质,保存时应注意__________。
具有紫色光泽的粉末干燥的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变质多功能水处理剂在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或防热、防潮) 【解析】 (1)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在于是否通过化学反应来表现,因此高铁酸钾的颜色属于物理性质,具有紫色光泽的粉末;高铁酸钾的热稳定性是通过化学反应变现的,因此高铁酸钾在198℃以下是稳定的,受热易分解、变质属于化学性质。(2)根据题干可知,高铁酸钾是一种集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在“做实验”中“学化学”是化学学习的主要方法,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为了防止液体洒落,滴加液体时滴管应伸入到试管中部
B. 为了能看清楚标签,倾倒液体时,标签不能向着手心
C. 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
D. 为了安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
D 【解析】 A、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防止污染药品,错误;B、倾倒液体是,防止污染标签,标签向着手心,错误;C、化学实验中不可触摸药品或品尝药品的味道,错误;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防止液体沸腾溅出伤人,试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方向,正确。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测试 题型:单选题
在开展呼吸作用的实验研究之前,小雨根据生物学知识指出:“人体呼吸作用时,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这在科学研究中属于( )
A. 猜想或假设 B. 提出问题 C. 制定计划 D. 结论
A 【解析】 A、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比吸入的气体含较多的水蒸气,属于做出假设.故选项正确; B、不属于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C、也没有制定计划,故选项错误; D、还没有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A略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简答题
请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________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为什么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区别?________
温度升高,分子间隔变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解析】 (1)将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重新鼓起是由于温度升高,乒乓球内的分子间隔变大。(2)金刚石和石墨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较大的区别。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练习:3.1 分子和原子 题型:单选题
在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 分子间距 B. 分子大小 C. 分子数量 D. 原子大小
A 【解析】 水转化为水蒸气,只是物质状态的变化,从微观角度讲是水分子间隔变化的结果。水转化为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分子间距。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人教版) 九年级上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时练(武邑县第二中学) 题型:单选题
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 发出耀眼的白光 B. 放出大量的热
C. 生成了白色固体 D. 固体质量增加了
C 【解析】 试题化学变化的唯一判定依据为生成了新物质,因此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