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熟记常见仪器的名称;
(2)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可用B装置,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氧气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装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
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移去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立即拔去橡皮塞;立即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3)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制取,不需要加热,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木条始终不灭,可能是装置漏气、药品过少、长颈漏斗未插入液面以下;
(4)根据分子的特征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
(5)根据氢气的密度小,所以短管进气、长管排气进行解答.
解答 解:(1)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长颈漏斗方便加液体药品;
(2)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方程式是: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装药品前应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当实验结束时,甲同学先移去了酒精灯,忘记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在水未进入试管之前,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有:立即拔去橡皮塞,或立即从水槽中取出导管,防止水继续进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混合,不需要加热,故选发生装置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所以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瓶口验证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结果发现小木条始终不灭,可能的原因是装置漏气、反应物的量不足、或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未伸入液面以下,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等原因;
验证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O;
(4)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正立于烧杯中,敞口一会儿,集气瓶外壁上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自上面而下变红色,该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分子从瓶中运动到了瓶外,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酸,酸使石蕊变红;
(5)氢气的密度小,收集方法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所以导气管应该是短的导气管进,长的导气管出空气(如下图);
故答案为:(1)酒精灯;长颈漏斗;
(2)2H2O2$\frac{\underline{\;MnO_2\;}}{\;}$2H2O+O2↑;C(或E);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立即拔去橡皮塞;立即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3)B;E;装置漏气;药品过少;长颈漏斗下端未伸入到液面以下;Ca(OH)2+CO2═CaCO3↓+H2O;
(4)不断运动;密度比空气大,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5)向下;.
点评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仪器的名称、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应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较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配成稀硫酸.将镁条置于其中,有气泡产生,说明Mg是活泼金属 | |
B. | 向某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Ag+ | |
C. | 向某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该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
D. | 用黄铜片和铜片相互刻划,铜片上有划痕,说明合金硬度大于纯金属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 B. | 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 | ||
C. | 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 | D. | 变化前后都有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