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编号所指仪器的名称:①
 
   ②
 

2)装置图中共有两处明显的错误,请你找出错误的地方并把改正的结果填在下列横线上:
 
 

上述装置改进后,请继续回答下列问题.
3)小李在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他选择上述装置中的A和
 
(填字母)进行组装.小红在实验室中选用C装置作为制氧气的发生装置,写出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在他们的实验中都涉及到了一种相同的固体药品是
 
,在后一个反应中它起
 
作用.
4)实验室选用C和E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写出制取该气体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5)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4)中的气体,比较这两个装置的不同,指出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
 

6)若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由
 
通入.
7)某同学欲收集一种难溶性气体,认为G装置可以代替F装置.请简述该同学应如何使用G装置?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的名称与用途进行填空;
(2)①根据给固体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回答;②根据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回答;
(3)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正确书写表达式;
(4)根据药品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正确书写表达式;
(5)实验装置不同,功能不同;
(6)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解答;
(7)装置G属于灵活的收集装置.收集气体时,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且集气瓶中无液体时,从a端进入气体有利于将集气瓶中原有的气体排除瓶外.若内侧从满液体时,可以不受受气体的密度的限制;放置的方向不同,进入气体的途径也不同.若正方,则气体从b进入;若倒放置,则气体从a进入.
解答:解:
(1)仪器①是长颈漏斗,②是集气瓶
(2)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为了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受热不均炸裂,试管口要稍低于试管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为了排净空气,导管要伸到接近瓶底处.
(3)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反应物是固体,条件是加热,故应该选取A装置.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装置C用于“固+液 常温”来制取气体,所以应该选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4)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是“固+液 不加热”型的反应,可用装置C作为发生装置;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和易溶于水,所以可用G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5)B装置的一个突出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发生和停止,原理是: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5)欲用G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二氧化碳应从导管口a通入;
(6)装置G属于灵活的收集装置.收集气体时,若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且集气瓶中无液体时,从a端进入气体有利于将集气瓶中原有的气体排除瓶外.若内侧从满液体时,可以不受受气体的密度的限制;放置的方向不同,进入气体的途径也不同.若正方,则气体从b进入;若倒放置,则气体从a进入.
答案:
(1)①长颈漏斗②集气瓶
(2)①A处试管口应改为略向下倾斜②E处导气管应改为伸到集气瓶底部
(3)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E或F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二氧化锰  催化
(4)二氧化碳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二氧化碳+水
(5)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6)a
(7)在G中装满水,然后将气体从b管口通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实验装置的选择,选择发生装置时,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反应条件等因素;选择收集装置时,要考虑气体的水溶性、能否和水发生化学反应、密度、能否和空气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焦炭可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2Fe2O3+3C
 高温 
.
 
4Fe+3CO2↑,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2)实验室采用装置A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
 
,试管口还要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3)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
 
,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
 
 
,原因是
 
 

(5)某同学收集完毕,先停止加热再将导管移出水面,你预测这种操作会引起什么后果_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小华同学打算设计如下方案:选用实际容积为40mL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将过量的白磷放入试管,用橡皮塞塞紧试管口,通过导管与实际容积为60mL且润滑性很好的针筒注射器组成如图2的实验装置.
假设此实验能按照小华的设想正常进行,且白磷所占体积与导管内的气体体积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前,打开弹簧夹,将注射器的活塞前沿从20mL刻度处推至15mL刻度处,然后松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处,则说明
 

②若先夹紧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燃烧结束,等到试管冷却后再松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③若不使用弹簧夹,用酒精灯加热白磷,充分反应直至燃烧结束,试管冷却.可观察到的现象为
 

④若按小华的设想进行实验,实际可能遇到诸多问题而发生危险,造成实验失败.例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可以用来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1)如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其中缺少一种玻璃仪器是
 
,其作用是
 

(2)除了(1)外右图还有两处错误,请你指出:
 

 

(3)使用上述已改正的过滤装置处理河水,发现烧杯中的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请结合下面三个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A实验中,试管2和试管1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是
 
.该实验的结论是
 

(2)B实验说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
①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③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止水夹
(3)若用C装置干燥H2,洗气瓶中的液体试剂可能是
 
;医院还用此装置来观察病人的输氧情况,导管
 
(填“a”或“b”)应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四位同学用不同方法配制5%的氯化钠溶液:
甲:用固体氯化钠和水
乙:用20%的氯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丙:用粗盐(含有少量泥沙的氯化钠)和水
丁:用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
(1)实验中四位同学共同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2)甲称量氯化钠时,指针向左偏转,则应(填选项)
 

A.增加砝码                B.移动游码
C.取出一些NaCl固体        D.再加一些NaCl固体
(3)若甲同学最后配得的氯化钠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10%,可能的原因是(填选项)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时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4)乙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溶液时应量取
 
mL的水.
(5)丙应进行的实验步骤是(填序号)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结晶  ④计算  ⑤装瓶并贴标签   ⑥称量
(6)丁用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10g氯化钠固体和水可配制成5%的氯化钠溶液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组装一套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的
 
(填仪器下方的字母,下同),
收集装置可选用图中的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
 
.检验方法
 

检验的化学方程式
 
,用该发生装置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
 
(填一种).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除需增加酒精灯外,还需要的实验用品是
 
,写出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用如图2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a”或“b”)端导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高锰酸钾制加热分解
 

(2)高温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3)沼气在空气中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利用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制取二氧化碳,现有100t石灰石,能生产多少吨生石灰 (C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